电子生涯_弓尾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弓尾语 (第1/2页)

    本来这篇东西应该在第二弓开始之前写的,当时由于许多读者急着看第二弓——并且作者自己也担心第二弓的风格变化太大,想先写一点试试看——就一直拖到现在。现在第二弓也写了一半,再拖下去就不合适了。

    -------

    写作的动机已经在“FAQ”里面提过了,这里谈一谈本书写作的目的。

    电子行业历史上,并不是技术领先的一定市场领先,这种事太多了。本书试图对历史进行“重构”,或者说“拨乱反正”,把那些“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情况扳过来。是为意yin。

    业界领先的公司并没有“技工贸”还是“贸工技”的争论,即便是领先的公司也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市场手段特别突出罢了。不注重技术积累,反而投入大量精力在产业链末端玩一些花活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走有中国特色计算机行业发展道路”的企事业单位的榜样效果,对于中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不见得是件好事。

    作者在CSDN里面看到过一句精彩评论,说“中国搞开源的人不是世界最多,但是叫嚣开源的人绝对是世界最多”。虽然和本书主旨没什么关系,但是作者以为,理解了这句话的读者,也就能理解作者的意图了。

    -------

    在计划里,第一弓的任务是安排主角站稳脚跟。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同时,这一部分的篇幅也缩到最短,可以说主角没干过任何不需要干的事……[^O^]

    描写主角的胡闹是迫不得已,因为第一弓的内容和主题无关,为了使读者能够看下去,不得不在其他方面下功夫。搞笑为主的风格就是这么形成的。不过这么一来,第二弓及以后的文字也就不得不延续这种风格。比起第一弓的“业余活动”来,拿技术来搞笑确实有点难度……[-_-]

    -------

    第叁章写得不好,本来想玩深刻的,一不小心玩成了深沉,太失败了。修改想法就是把《巴比伦塔》的全文引用改为部分引用。每段写出大意,为了引出后面的议论,最后几句话照抄。同时,主角等人的对话增加篇幅,争取能在一章里说明白点什么。

    第伍章写得最不好,也是书友们意见最大的一章,尤其是中间醒酒的那一段。本来打算“避俗”的,结果反而成了“涂饰”。(详见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十五节)修改的想法更简单了,这一段删掉重写,为了承前启后,可能需要增加一些内容。

    其它各章读者反应不是很大,作者也自我感觉良好。除了一堆白字、笔误之外,都是些小毛病。这些章节的修改意见单独是提不出来的,只能说是属于第一弓修改方案的一部分。作者打算,第一弓按照需要重新划分章节,争取做到章节之间情节平均化。

    -------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第一弓的各章有点像纪事本末体,每一章说清楚一件事的前因后果,相关的事情也会大致交代一下。并不是说一开始就安排好了——实际上作者也是最近才发觉——而是不知不觉的就写成这个样子。仔细一想,可能和全书的构思有关。

    动笔之前定下的宏伟计划并不是“亩产十万斤”之类的卫星。当时决定从1966年一直写到2000年,每年一弓,每弓有八到十章(现在已经决定是八章了,和第一弓保持一致),每章八千字左右(现在提高标准到一万字了)。全书大约两三百章,二百多万字,也算是很嚣张的计划了。但是作者不担心没有内容可写,从那时候到现在,硬件、软件,通讯、娱乐,以及对于传统产业的渗入,技术上的突破决对不止两三百项。每章写好一项,交待清楚前因后果,一万字很容易就凑出来了。

    可能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才不知不觉写成这样的形式。既然看起来还不错,今后就这样吧。眼下作者所担心的既然不是写什么的问题,那就是怎么写的问题。每章都搞笑太难了,就算不搞笑,把所有的事情串到一起也不容易。《鹿鼎记》把康熙一朝的大事都扯到韦爵爷头上,《阿甘正传》把美国近代史都扯到阿甘头上,这些都是作者心中的偶像。

    既然写起来了,就要保证质量,绝对不会写成技术报告。那样的话,相关技术网站有的是,何必到起点来找?相关技术大拿有的是,凭什么非得看我写的?写不动宁可不写,也不会故意凑合。

    关于每章后面的注释,作者以为,应该算作正文的一部分。

    以前作者看过的不少书,有的根本没有注释,让人一顿好猜;有的注释极为简单,给出一个网址链接或者“XX全集,人民XX出版社19XX年版,第X卷第X页”,多一个字都不带写的。哪怕稍微写一点儿呢,也好让我大致了解一下什么意思,感兴趣再深入探讨,不感兴趣就算了。那样倒好,要么就根本别想知道,万一想知道就到紫竹院北京图书馆查去吧。这些根本不叫注释,顶多叫“索引”罢了。

    有些书的作者和译者还是极为负责任的,印象最深的是黑格尔的《小逻辑》。这本书是作者所看的第一本黑格尔的原著,不是国内“概述”、“简史”、“摘要”之类书籍里面的片断。书中的注释明明就是“以注释形式出现的正文”。不仅原注,包括许多“译者注”都十分精彩,从某种角度看,比原文写得都好。

    后来发现不光黑格尔,十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