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贰拾捌章 算了啊,便就由那风都吹散了去吧 (下) (第3/3页)
流泪……几百年后说不定我也能被当成个人权斗士树块碑。” ------- 养伤这几天,范含也没闲着,每天一个长途打回洛杉矶找Unix二人组聊天。 主要话题就是“数据库技术”。 已经跟松下拍胸脯说要干出点什么,目前就要做点准备工作了。 目前松下用的还是IBM的解决方案,其核心就是那一台数据库服务器。 如果要挤走IBM,必须至少有自己的数据库产品用于替代。 目前还没想到ERP什么的,因为那个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搞定的。当年ERP传入国内的时候,广大厂商陷入了一种至今仍未摆脱的尴尬境地:不上ERP是等死,上了ERP是找死。 现在无论软件、硬件、外部环境还是松下业务本身的复杂度,都没到非上ERP不可的 况且,一般的ERP方案,比如SAP,依托的基本上都是Oracle——最好的数据库系统。 1970年6月,IBM研究员EdgarFrankCodd在CommunicationsofACM上发表了里程碑式的著名论文:《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 但是当前IBM的数据库产品都是层状和网状模型,并且销量不错。如果IBM自己开发关系型数据库的话,会触及许多既得利益者。所以这篇论文只是帮助了Codd成名,“IBM”三个字母虽然出现在人名前面,却并没有占什么光。 1977年6月,LarryEllison,BobMiner和EdOates在硅谷共同创办了一家名为软件开发实验室的计算机公司。1979年改名为关系软件有限公司。同年推出了第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运行于DEC的PDP-11上面的“Oracle”。 范含不认为十年后的技术才能支撑起关系型数据库的应用,因为自己知道这么一个开源软件:SQLite。 正如名字所表现的那样,这个数据库系统确实很轻,对系统要求很低。并且,关键的一点是,它完全用标准C写成,实现了SQL92标准。 唯一的遗憾是,由于标准C文件处理相关函数的限制,虽然SQLite可以执行事务,但是却是以锁定整个数据库的形式出现的,不像那些较大的数据库系统可以以表为单位。虽然走些弯路也能用纯C实现,但是那样就对不起“Lite”这个名字了。 对于企业级别的应用来说,并发访问是家常便饭,SQLite还是有些不太合适。 但是目前没有别的选择,虽然MySQL的源码BROM里面也有,但是那个太大了,大到范含甚至不愿意去想象自己亲手把它们一一敲出来的情景。 范含希望Unix能够丰富一下文件处理的部分,毕竟C语言标准很大程度都是建立在Unix风格之上的。标准一旦确立,不光这次省事,今后还可以“迫使”其他打算移植C语言的cao作系统改善自身相应处理以“削足适履”。 提案被驳回。理由很简单: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没搞清楚……到底谁该向着谁?为了一个应用方案的便利而修改cao作系统,是XO人干XO事。 同样,那二位对于这个“SQLite”的系统中处理“SQL”的那个部分也是有些意见。 本来类似这种解释器,按照范含自己制定的公司内部规范,一律都是使用Lex和Yacc自动化生产,不允许开发人员由着性子来。 使用工具自动化生成的代码,词法分析是语法分析的一个部分,或者说预处理。但是SQLite不一样,语法分析模块是个插件,由词法分析器调用。 这个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SQL的语法简单到几乎没有,而且往往是关键字本身就具备了唯一的不会混淆的语法功能。这种情况下,为了性能和开销,另辟蹊径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令范含气短的是,这么干就等于是明目张胆的自打耳光,助长了歪风邪气。 那二位还都是较真儿的主儿,好说歹说也不行。 最后达成妥协,自动生成一个可以实现手写的那个解释器全部功能的模块作为备用,但是约定不在最终产品里面使用。 “说这么多话都没用,”汤普森直说,“看见代码之前都是瞎掰。” “好好好!”范含答应,“等养好伤的第三天我就飞回去打字!” ------- “是不是这事儿很着急?”蓝蓝见范含挂了电话后问。 “是。” “那为什么不是养好伤的当天回去呢?”蓝蓝又问。 “因为咱们是来度蜜月的,”范含说,“工作并不是我的全部。” “嗯。” “好不容易来一趟……”范含忽然激动起来,某部分的绷带也激动起来,“没在原汁原味的和式亭子里面折腾一宿……我不甘心呐!” “一宿?”蓝蓝问,“那为什么不是第二天回去,而是第三天?” “第二天我爬得起来么?” 蓝蓝没说话,还是靠着范含一起看石头。 这时候又刮风了,吹得坑中水面起皱纹,不过现在却没有落叶可供卷起。 这次范含不觉得有多冷。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