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节 深层的意义(求打赏、订阅!) (第2/3页)
) 而对那些有条件的快乐,则会记忆犹新;比如说因奖励获得的快乐. 如果你刻意强调"地球是圆的"这种毫无疑义和无条件事实. 人们反而在记忆中找不到与之匹配的言语,所以说出与之相反的无意之词. 但不幸的是,本来已经失去自主的心理患者,可能会吸入这些“情感垃圾”,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在后面的推论中,心理疾病就是因人格妥协,拿别人的“无理”惩罚自己,归咎于自己,导致自己思维的“无理”。 所以说,现在的心理咨询大多提倡说教和积极的建议。 但是,这些只是表面的情感流露,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因满足压制已成潜意识,连指导者本人也难以感知;更别说来访者。 所以,一味的听从积极地教化和模仿健康者的言行,并非看起来那么合理。 因为你吸收的,可能只是他人无意释放的,“词不达意”地情感宣泄。 所以,深层地意义在于挖掘那部分深藏地有价值的潜意识。 这个很难用说教和模仿获得,只能是来访者本人的遥远记忆。 …… 如果一个人想了解自己,却又害怕外界的警告和暗示. 可以理解为一种"舍本逐末" 甚至可以理解为:贬低自己的判断能力,向外界妥协. 这在心理疾患者身上是普遍的. 在失去自主性的相对健康人身上也是比较常见的. 除此偏见之外,人们对于心理学还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期待。 这一点可以从大多数热衷于“励志讲座”的人群中看出。 他们往往为找不到成功与快乐之路而迷惘。 但未必达到疾病的程度。 一旦偶然听到某些励志与成功学大师的教诲与激励,会突然变得群情激昂,仿佛醍醐灌顶,坚信自己找到了光明大道。 诚然,很多大师的心理讲座无疑是充满趣味性与感染力的。 听课者往往被大师们那种闪耀着无穷光辉与魅力的人格所感染。 内心的激情被极大调动。 也因此坚信大师们确实具有扭转人格的能力。 而对于一些死板的心理学,则是感觉十分枯燥乏味。 这本无可厚非,有什么理论能够比给人带来快乐更伟大呢? 我们本不应该对这种激情加以质疑。 但是,事实却不得不令人重新思考。 因为这种激情与快乐可能有如昙花一现。 回到常态生活后,很多人又不可避免地回归到惰性与彷徨状态。 人大多数的时候是常态与平凡的。 死板的心理学虽然不够激情与趣味,但是请相信: 这是一种渗透的、宁静的快乐。 等到一切拨云见日,心理困惑与障碍慢慢扫清后,剩下的会是久违的、回味无穷的本源快乐——这会更加真实。 趣味的学说,快乐的感染性较强;依赖性也较强;但对于受教者自我创造快乐的能力没有多大作用. 这就是为何那些明星动辙能引来万人空巷的效应;而心理学者从未有过这样的待遇. …… 了解这些,只为表明一种对心理学的态度。 言归正传,回到心理分析本身上来。 以抑郁和强迫为例。 抑郁和强迫已成为现代社会比较常见的心理病症。患者经常生活在莫名其妙的绝望空虚与怪诞思维中,不可自拔。 抑郁和强迫都有各自显著的特点。 抑郁发作的时候,人几乎完全丧失了抵抗力,仿佛陷入无尽的黑暗深渊; 强迫发作的时候,对抗特别强烈,但越是对抗越是强迫。 和抑郁强迫症相类似的负面情绪,就是普通人共有的忧伤、自卑、焦虑、压抑、恐惧、自责、矛盾、疑沮…… 这些正常的负面情绪和抑郁强迫症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量的不同。 就像弗洛伊德说的:"我不认为心理疾患者会自行创造一些离奇的思维,只不过是对正常人所拥有的负面情绪的变形和放大." 针对这些症状,各种心理书籍层出不穷。诸如:接纳自我、活在当下、顺其自然、放下完美、放下我执、行为改变性格…… 书中不乏鼓励与乐观积极的态度、行动建议,转移注意的办法,但是鲜有对病因的深层分析。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人们对待心理疾病的康复与治疗,总是习惯于一种美好的愿望;而非面对疾病本身。 而这种美好愿望怡怡又可能是心理疾病的一部分。 即便有分析,也大多是从社会交际、经济、文化、教育……大的方向着手。 或者是患者的错误认知。 在我看来,心理问题既然已成病,就不能单纯依靠简单和表层的安慰和鼓励来解决。 也不能单纯强调大的环境对心理病症的形成作用,而忽视人作为生物的本能机制;以及偶然的、刺激本能的事件。 否则,同一环境下,产生常态与病态两种人格的现象无法解释。 患者的认知也很难用意识层面的说教去改变,否则高学历者应是心理病症低发人群,但事实未必如此。 行为固然重要,以积极行动的结果,获得奖励来刺激患者的良性条件反射,也是合理的。 但是,行为主义者可能会忽略一个重要要素:患者越是接近快乐,越是想压抑这种快乐。生怕这种快乐的成果会前功尽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见好就收”。只不过患者比常人收得早很多。 所以行为主义提倡强化行为。想以不断重复的强化反射,来彻底改变患者的病态行为。 但是,这种强化的效果如何? 难以下定论。 我曾见过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