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章 家有恶邻(一) (第3/3页)
萧南把姬妾们都挪到了中庭,在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有些不妥。 郑氏说这话不过是发泄胸口的怒气,并不真指望琉璃回答。毕竟琉璃不是萧南,也丕k回答出这些问题。 不想,琉璃却回道:“玉竹说,对于这一点,大夫人尽管放心,八娘已经想好了。当初重建辰光院的时候,八娘曾在中庭西侧的院墙前加了一条甬道,工匠见甬道和墙壁间尚有不少空地,便靠着院墙起了几间厢房······八娘说,只需在通往中庭的甬道前加一道门屏,再把中庭和正堂的院墙凿一个壶门洞即可……” 郑氏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合着萧南在重修辰光院的时候,就留了一手,早就计划好把姬妾们发配到角落里去。 单听萧南的这些安排,没去过辰光院的人或许还会觉得,萧南这样做岂不是把姬妾们都弄到崔幼伯身边去了?!要知道崔幼伯的房就在中庭东侧的厢房。 但郑氏和王氏都对辰光院很熟,非常了解它的格局。 重修辰光院的时候,萧南曾在中庭加了几个花坛,而最大的一个花坛就修在了西墙边儿。花坛的面积很大,再配上假山、花木,几乎可以取代西墙,只留了一个五六尺宽的小甬道。 萧南若是再把甬道前加个门屏,几乎就是把中庭的庭院分成了一大一小两块儿,且不能直接相通。如果想从西厢房溜达到东厢房,须得从花坛后绕道,从后绕过整个中庭,然后再经由正堂和中庭东侧的院墙抵 这样不但绕了个大圈,而且还要确保东侧的小门没有上锁。 否则,即使费尽力气绕圈翻墙,也见不到相见的人。 更不会上演某个经典的狗血桥段:明月高悬的深夜,某个精心梳妆的美妾,端着汤水或者点心去房慰问情郎,红袖添香、郎情妾意、你侬我侬,最后一起…… 卡! 和谐呀,萧南举着砌墙的板砖·笑得阳光灿烂。 “夫人······”琉璃见郑氏呆呆的样,有些担心,忙轻声唤着。 郑氏回过神来,用力闭了闭双眼·压下怒火,没好气的问:“又有什么事儿?” 琉璃觉得自己好委屈,她是担心夫人好不好。 紧抿唇角,琉璃道:“周mama还在外头等着,您看——” 郑氏一扬手,满脸厌嫌的说:“让她滚回家去,真是个没用的老货·连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到。” “是。” 琉璃连忙应了一声,急匆匆的退了出去。 “你、你还有什么事儿?” 郑氏这才发现王氏的存在,一想到自己刚才发脾气的样,都被儿媳妇看在眼中,她不免有些尴尬,没好气的问道。 “是合浦院,”王氏反应很快,被婆婆当场抓包·也没有慌乱,立刻想到个问题,道:“四夫人说今天想吃茯苓炖羊乳·偏大厨房今儿备得羊乳不多,厨房管事便问四夫人换牛乳或是茯苓姜汁茶可不可以,结果—” 郑氏挑挑眉,冷哼一声,“怎么,她又把厨房砸了?” 王氏无奈的点点头,“这都多少回了?只合浦院糟蹋的东西,就抵得上咱们阖府一个月的吃食了。 郑氏眉间跳了跳,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唉,她们自己不尊重,我也不好说什么。这样吧,待会儿你去趟合浦院,告诉四夫人,就说她们家每日的要求太多·大厨房负责全家人的吃食,实在忙不过来,单独给他们在院里开个小厨房可好?” 王氏心头一动,有个念头恍惚而过,只是她一时没抓住。 微微摇摇头,王氏道:“那份例?” 郑氏越想越觉得这个法可行,阴郁的脸上总算有了点儿笑模样,“还是按家里的规矩,只是把她们一家四口的份例都折成银钱,唔,先给她半年的吧,不管她们是吃野菜还是吃珍馐,统共就这些钱,多了自己攒着,不够就垫私房。” “是!” 王氏一时搞不清郑氏的意图,不过,能解决合浦院的麻烦,她也松了口气。 话说王氏出身名门,家族虽然败落了,可接触的也都是世家、望族的人,就是她和郑氏婆媳有矛盾,那也是私底下抱怨几句,似姚氏母女那般撒泼打滚的做派,王氏还是第一次见。 姚氏初次展露身手是在四房搬进合浦院的第五天。 姚氏说下人们对他们不恭敬,每次要热水都要三催四请,害得她连脚都洗不成。 王氏刚接到院中管事娘的回禀,正披了衣服往合浦院赶,还没走到半道呢,又有婆来报,说姚氏一路骂着去了大厨房。 王氏只好改道去大厨房。 待她赶到的时候,大厨房已经乱成一团:几口昼夜不灭的灶被冷水淹了,烧好的热水泼得满院都是,铜盆、铜壶七零八落的摔在青石地板上,养在厨房大水缸里的几尾鲜鱼也被丢到了门外,早就冻成了冰块 令王氏瞠目结舌的是,这一切竟全是姚氏一个人的‘功劳,——强悍的女人呀,破坏力堪称崔家第一。 姚氏大闹厨房的英勇事迹一传开,崔家上至各房的主人,下至打扫的仆妇,都知道了四房彪悍的战斗力。 而那些仆役们呢,也都学乖了,凡是涉及四房的差事,也都拼命的做好。 尝到了甜头,姚氏愈发得意起来。有理闹,没理她也闹,后来更是带上女儿一起闹,硬是把崔家折腾了个底儿朝天,家里所有的人,对合浦院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但别人可以躲,管家的王氏却没法躲。 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上,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自己的承受极限。 以至于王氏来到合浦院的时候发现氏不在,她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人又去哪儿闹事儿啦?! “啧啧,这是柱是香柏木的吧?真香!” “哎哟哟,瞧瞧这毡毯哦,摸着多柔软,人躺上去一定舒服!” “噫?这又是啥?” 王氏站在辰光院的中庭台阶上,隔着老远,便听到了正堂里的聒噪,叹气的同时,似乎明白了郑氏那话的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