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3章 关门,放二喜(一) (第1/2页)
不止一个国监?! 崔幼伯怔愣了下,随即双眼一亮,道:“没错,还有弘文馆和崇文馆!” 如果说国监是官二代们云集的中央学府的话,那么弘文馆和崇文馆便是大唐的顶级贵族学校。//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 不信? 且看看人家这招生要求:“先补皇缌麻已上亲,及次宰辅孙,仍于同类之内,所用萌,先进门第清华,履历要近者,其余据官荫高下类例处分。” 什么是缌麻? 缌麻,仅次于小功的丧服。凡男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 而皇缌麻已上,则是皇族。 若是碰到个较真的主儿,连公主之都能摒除在外。 也就是说,弘文馆和崇文馆的入学标准,首先是皇族,也就是皇帝的兄弟侄侄孙、从兄弟等等的跟李二陛下有父系血缘关系的亲戚。 如果不是皇族,好吧,只要老、祖父是宰相也成。 如果两者皆不是,那就只能期盼老天爷开眼,补完前两者后,两馆尚有余额。 可这余下的名额,也要按照老、祖父的官职大小、门第高低、‘清华,程度从高往低顺序排列,择优入取。 有那苦逼的人,好容易盼到了有剩余名额,自家老又是三品大员,终于能进两馆了吧? 答案是:no! 为毛? 答曰:你老是以‘捐,或以‘巧技,入仕的不入流之类不够‘清华,! 说了这么多,意思只有一个:两馆要求这么高,好处自是极大,功名仕途更是俯拾可取。 崔幼伯是宰相之,符合第二个条件。 只是按照规定,弘文馆十八人,崇文馆二十人,貌似现在都已经满员。~ 思及此,崔幼伯又有些失望的叹道:“只恨晚生两三年啊!” 萧南见他忽喜忽失落的样不免有些好笑,低下头掩住笑意,柔声道:“郎君,两馆虽已满员,但阿耶说,为了能让这些贵族弟们上进,太下令,再增补若干好学弟入弘文馆,但有个要求,弘文馆的士必须参加春闱若三年都不能考中,就取消其‘馆生,资格。” 不等萧南说完,崔幼伯已经激动的站起来,他围着屋溜达了好几圈,最后在萧南正对面站定,“娘,我定要参加弘文馆的铨选,且一定参加甲辰年的进士科考试。” 萧南招手唤来乳母,将已经睡着的灵犀交给她,并打发她下去。 待室内只有她们夫妻的时候萧南才满眼期待的点头,“嗯,我支持郎君的选择并坚信,郎君定能考中。” 崔幼伯迎向妻信任的目光,只觉得体内热血翻涌,双手紧握成拳,也坚定的点点头。 夫妻一高一低的凝视着,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接下来的日里,崔幼伯分外刻苦读书暂时忘了那恼人的心事要么跟刘晗在外书房讨论文章,要么出去与来京赶考的举们畅谈策论整日里忙个不亦乐乎。 而崔家的其它人呢,也在一种诡异的和谐与安静中平平淡淡的度过了新年。 过了初五,也就过了年。 正月初六,朝廷正常办公,而东西两市也开了市,京城又重新恢复往日的生活。 萧南的日也很充实—— 清晨起来梳妆的时候,会闲的在‘九九消寒图,上用胭脂添个花瓣; 吃过朝食,跟女儿玩闹嬉戏,结合第一世看到的育儿经和身边mama、奶娘的多年经验,制定宝宝每个阶段的锻炼方案,并每天坚持执行; 不知不觉间,便到了昼食的时间,崔幼伯如果在家的话,萧南会命人做了吃食送到外书房,若是不在,她便带着女儿一起吃; 吃过昼食,萧南就带着女儿一起睡午觉,每日都坚持,让女儿养成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下午,看会儿书、插插花,或者抽空进桃源转转,借着桃源升级后设定的通往神仙福地的传送坐标,去神仙福地溜达溜达,给那儿的果树和蔬菜浇浇山泉水,补充些灵气; 傍晚,崔幼伯回来,萧南跟他一起用哺食; 饭后呢,夫妻两个或逗逗孩,或手谈一局,又或各干各的……直到入夜休息。 简单,又充实,萧南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当然,如果隔壁的邻居以及大夫人能消停点儿,那就更美好了。 只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呀。 这天,萧南像往日一样起来,梳洗完毕后,便抱来女儿,看着小家伙越来越圆滚的小身,萧南的心情格外好。 但,这好心情并没有延续多久。“郡主,四夫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