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7章 麻衣如雪(二) (第2/2页)
,而是侃侃而谈的刘晗。 噫?这人,看着有几分眼熟,竟是在哪里见过的呢? “……腊八为法料斗,腊日为萱草面。” 从大年初一说道了腊八节,刘晗口齿伶俐的把一年的时令吃食讲了一个遍。 “了不得,听君直兄说了这半日,我看这张家最会做生意,没什么特色菜,却一年到头都有新花样。” 文弱士呷了一口酒,颇为感叹的说道。 “可不是,还有呢……” 提起吃,刘晗绝对比在场的两位都有发言权,作为一个擅长吃喝玩乐的世家,他吃过的美食,历数下来,还真能编撰成书呢。 “君直不愧出自彭城刘氏呀……”几百年的士族底蕴,单从一个食谱上就能体现出来。 魁梧士别有深意的感叹道。 他这一番话,终于点醒了楼上的崔六。 君直?彭城刘氏? 等等,这不就是小八请来的刘家?!赖在辰光院骗吃骗喝骗书看的刘晗! 崔惠伯恍然,却更加留心这三人的言辞。 原因无他,小八要和刘晗一起参加春闱,家里都传遍了。人人都说八郎君年少有才,根本不屑门荫要靠自己的本事考科举。这让好容易才弄到个小官儿的崔六童鞋很郁闷:什么叫不屑门荫?这话是影射谁? 郁闷过后,崔六对小八科举的事儿分外上心,恨不得找到他作弊、走后门的证据,即使不能破坏崔八的前程,好歹也能出口气。 刘晗正在兴头上,说完了美食,又开始讲起美酒。 不过,另外两人却有些按耐不住了,拜托他们找刘晗,可不是为了听他显摆,而是想让他帮忙滴。 谈美食,只是随便找了个话题,没想到这家伙倒来了劲絮絮叨叨说个没完,再任由他天马行空的掰扯下去,估计等到宵禁,他们也说不到正题。 两人对视一眼,传递了个彼此明了的眼神。 魁梧士先截住话题道:“嗯,‘五云浆,确是极为难得的珍品,倘或今春咱们三兄弟考中,不愁没有美酒喝呀。” 文弱士忙接过话头,说:“阿敬所言甚是。说到春闱,不知君直兄准备得怎么样?以君之兄的高才,定能高中状元吧?!” 这就是在拍刘晗的马屁了。 刘晗喝了口酒,似陶醉的半眯起眼睛掩住眼中的异彩。 微微摇头,刘晗谦虚,“阿封说笑了,我在策论上并不及阿敬呵呵,从不敢妄想状元。” 这时的进士科主要考策论细分的话,‘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 帖经主要是死记硬背,跟现在考试中的‘填空,差不多,只要把等十二经背熟了,就能过关。且这一项所占得比例并不大,对士而言也没有什么难度。 而策论不同,它既考校举对时务的看法,还要求举提出良策,这对于信息闭塞的古代考生而言,就有些困难了。 毕竟,在这里,没有‘历史技术贴,,没有时政交流论坛,连书籍都不能完全流通,偏远些的考生,能多读几本书都已不易,更不用说熟知天下事了。 连基本知识都不知道,又怎么分析?! “君直兄太谦虚了,我常年在家中苦读,怎比得上君直兄四处游学见识广呢,” 魁梧士一听同伴竟把话题又扯远了,忙拉回来,道:“另外,还有件事未解决,此事不完结,慢说高中了,就是能不能顺利进场考试都是问题呀。” 刘晗一凛,他知道,正题来了。 果弱士紧跟其上,道:“可不是······君直兄,咱们相识一场,听说你又在崔相公的府邸借住,定能帮我们渡此难关。” 刘晗装作听不懂,茫解、家状及结款通保?” 所谓文解,是指州府开具的介绍信,简单介绍考生的籍贯、身份和学习情况; 所谓家状,是指举自己填写的个人履历,其中最主要的是籍贯和三代名讳,也就是说明自家的家庭出身,家里往上数三代都是做什么的,这很重要,直接关乎考生未来的前途。家状必须按实际情况写,且有标准的格式,如有违逆,轻则受责骂,重则直接被‘驳放,,即取消考试资格。 何为作保呢?这更简单了,为了确保考生填写的资料是否真实,考生考试的时候会不会作弊,朝廷要求,参加春闱的举必须通保。 通保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举相互作保,一种则是请朝中大臣作保。 一旦举有什么‘不轨,,作保的人与举一并严惩。 刘晗暗自思忖:现在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两人找他应该不是为了商讨考试细节,估计是想拉他‘通保,。 ps:嗷嗷,查资料查得差点儿吐血,⊙a⊙··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