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4章 纠结 (第2/2页)
不过,他此时的注意力全在李荣告诉他的两件事上: 第一,李荣调查西边诸州的具体情况时,被当地突厥人盯上,还遭遇刺杀; 第二,刺杀他的刺客是阿史那贺鲁的人,而且刺客们还非常嚣张的表明身份,还狂妄的称呼贺鲁为沙钵罗可汗。 崔幼伯不傻不迟钝,他从李荣这短短几句中得到了一个让他心惊rou跳的推测:贺鲁有了不臣之心,私下吞并、串联了西突厥十部,自立为可汗,且可能抢掠大唐边境。 虽然李荣没有明说贺鲁要趁着先帝崩逝、新君威望不足的时机犯唐,但他信中的几句话太明显了,只要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能猜得出来。 可问题是,有些事你明明心知肚明,却又无法摆到明面上,比如手头上的这件事! 因为事关西突厥,属于外交问题,事关两族,只要一方没有正式出兵,这件事处理起来就要十分谨慎。切莫漏了口风。让人,尤其是让贺鲁的人抓住把柄。 毕竟,贺鲁遣来的使臣还在礼宾院住着呢。 这件事,要不要上报给圣人呢? 崔幼伯虽是皇帝的心腹,可事关重大,他还真不敢轻易决定。 照实回禀? 皇帝未必相信呀,贺鲁一直表现得都很忠诚、很老实,对皇帝、对天朝都异常尊敬,并无什么不好的传闻传进京城。 隐瞒不报? 那更不行了,如果贺鲁真的有了犯唐的心思。朝廷早一天知道,也能早一天做好准备,这样边境的百姓也能少受、甚至避免西突厥的杀戮劫掠呀。 李荣的手刚能写字就急着往回送消息。估计也是这么想的吧。 到底该如何选择,真是艰难呀,崔幼伯捏着纸卷的手不停的收紧,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决断。 而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不止这一个,萧南此刻就在忧心。 见崔幼伯沉默不语。萧南忍不住了,凑到他耳边压低声音问道:“郎君,荣表兄不是个夸大其词的人,看来西边儿真要有大事了,那、那你还要不要去鄯州?” 现在圣人只是做了这个决定,并没有正式任命。所以,一切还有转圜的余地。 萧南对崔幼伯没什么深刻的感情,但他们终究是夫妻。两人孩子都生了六个,她并不想让他去西北送死。 崔幼伯愣了下,定定的看着萧南,好一会儿才似听懂了她的话,扯了扯嘴角。挤出一抹笑:“娘子不想我去?” 萧南丢给他一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西边有战事。你又不是武将,跑去做什么?哼,我可不想做寡妇!” 崔幼伯听到萧南‘咒’自己死,并没有生气,反而咧着嘴傻笑起来,“娘子果然舍不得我,呵呵,娘子只管放心,我也没想让你做寡妇!” 萧南装着没听到崔幼伯的TX,她双眼一亮,道:“这么说,你决定不去鄯州?”唔,这个可以有。 虽然可能会让圣人不高兴,但依着自家与帝后的关系,倒也不会受责罚。 崔幼伯却没有说什么,只是含糊道:“我再斟酌斟酌!” 两件事都很难抉择,他需要好好想想,权衡利弊之后,再做决断! 萧南见他脸上明明白白的写着‘纠结’二字,便建议道:“不如郎君再写信问问相公?!” 崔幼伯不置可否,继续含糊其辞:“嗯,这件事我会好好处理,娘子无需担心!” 萧南挑眉,暗道,听这口气,这厮似是已经下定了决心。 只不过,人家不肯说,她也不能逼问。 算了,眼前这个男人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耳根软、好哄骗的小玉郎了,他心狠手辣又越来越腹黑,想来应该能冷静思考、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萧南猜得没错,崔幼伯嘴上说着‘斟酌’,他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次日清晨,崔幼伯便悄悄出了门,拿着李荣的信直奔太极宫。 “……圣人明鉴,此事事关重大,臣不敢隐瞒……荣国公一向稳妥,且对陛下、对朝廷忠诚,想来不会信口胡说……而阿史那将军看着也不似jianian佞小人,当年先帝在时,对他多加恩宠,就是陛下您,对他也是非常器重……” 崔幼伯跪坐在皇帝下首,委婉的将事情描述了一番,说话的态度极近客观,仿佛一个旁观者,把自己看到、听到的事儿逐一回禀,惟独没有表明自己的想法。 这就是崔幼伯的主意,把所有的‘事实’摆到皇帝面前,让皇帝自己去思考。他相信以皇帝的政治敏感度,定能看出其中的问题,并作出选择。 这下子,换皇帝纠结了…… PS:谢谢RachelLeung、欣琳琅、、奇娅亲的小粉红,谢谢素素儿的打赏,谢谢亲们的订阅,OO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