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7章 很强很暴力 (第1/2页)
蹴鞠比赛的赛场定在了蜀王的马球场,原因无他,因为整个京城,只有蜀王的马球场有新式的蹴鞠赛场。 说到这里,咱们必须说一说蜀王妃崔薇对大唐蹴鞠的贡献。 彼时,蹴鞠用的皮球已经升级为空心皮球,球的外壳是用经过火烤、水揉的八片皮缝制而成的,内中有胞,充气后拳打脚踢也不会漏气。这样不会漏气、且弹力十足的皮球,让蹴鞠有了许多种新式玩法。 但诸多玩法中,并没有后世那种对抗式的竞技比赛玩法。 彼时蹴鞠,并不是一种比赛,更多的是一种健身或是表演的项目。 比如‘一人场’,就是一个人玩蹴鞠,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颠球,用许多高难度的动作,玩出许多花样。 再比如‘二人场’,就是两个颠球然后互传,在其过程中玩出许多晃花人眼的花样儿。 还有三人轮踢的‘三人场’,也被时下的取了个极雅致的名字,曰‘转花枝’。 ‘四人场’则是四人轮踢,又曰‘流星赶月’。 如果说上述玩法更注重健身的话,那么以下的玩法则更注重表演。 比如七人玩儿的‘落花流水’,是指七个人站成一排,然后隔一个人传球。 再比如九人玩的‘踢花心’,则是一人站在中间,其它八人站成圆圈,轮番朝中间的人传球。 可以说,人越多,玩儿的花样也越多,也更具观赏xìng。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两人对踢的‘白打’,就是两个人或是多人对战,然后交替着相互把球传给对方。 但不管是哪种玩法,都没有似打马球那般jī烈的对抗式球赛。 是崔薇发明了职业蹴鞠联赛,还规定,参赛双方,每队五人合作,用身体的任何部位传球,最后将球送进对方的球门洞。 当然,球门洞并不是崔薇的首创,彼时蹴鞠的时候,为了增加趣味xìng,已经有人改进了球门,由最早的六个坑洞升级为两个门洞。 而崔薇不过是将之进行了改良。 不过还别说,让她这么一改进,街头多了许多三五好友组队蹴鞠的少年。 而今日的比赛,也是采用了崔薇制定的蹴鞠比赛制度,比如双方参赛人数为五人,再比如比赛进行中的哪些动作是犯规,再再比如同一队员在同一场比赛中接连犯规三次将红牌罚下等等等等。 对此,萧南也比较认同,毕竟作为后世穿来的一枚伪球mí,她还是更习惯现代足球的比赛规则。 而突厥学生呢,对此并无异议,在他们看来,不就是把皮球踢进对方的球门洞嘛,这对于他们而言是很简单的事儿。 是以,当双方队员一起入场的时候,都是斗志昂扬。 李荣作为积微学院的特约教练,也跟着学生们一起入场。 首先是选定正式上场的队员,对此,萧南和李荣也仔细商量了一通,人员的选定破费了一番心思。 最后选出来的五名队员,分别是卢国公幼子程处政的次子程延寿,屈突家的屈突叔成,巴陵公主的次子柴思尔,英国公家的李敬佑,护国公家的秦敏之。 五人皆是权爵家的子弟,且祖辈都是武将,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他们的祖父都曾经参与过攻打突厥的战争。 可以说,在高年级的三十多个学生中,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小暴力分子,其不安分程度与陈武不相上下。 许是家风如此吧,五个人的身体强壮,上马能弯弓猎虎,下马能挥刀砍人,小小sāo年对上市井游侠儿也绝对不含糊。 这次崔幼伯去陇右,这几人原本也要吆喝着去,可最终因为家里或是其它的原因,未能成行。 眼睁睁看着不如自己的同窗跟着崔先生去鄯州建功立业了,他们却只能在学院里死读书,几个人心里早就憋着一股气呢,如今终于有机会跟突厥人对战,哪怕只是小小的蹴鞠,都能让他们热血沸腾,几个坏小子早就摩拳擦掌的要教训狂妄的突厥小子! 而对面的突厥学生也不示弱,他们的父祖虽是归唐的将领,但骨子里仍有着游牧民族的彪悍,面对他们眼中的酸腐软弱的汉人时,不免有种与生俱来的蔑视。 或许在他们看来,男人就该纵马驰骋,而不是像这些唐人似的抚琴赏花,活似个jiāo滴滴的小娘子。 两边人马心里都有自己的骄傲,看向对方的时候,也是各不服气,没有当面出言讽刺就是他们教养好了。 看台上也聚集了成百上千的观众,除了京城权贵,还有不少爱看热闹的百姓买票入场围观。 萧南以及诸位家长则坐在最前面的贵宾席,而坐在她们对面看台贵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