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5章 奇人异士 (第1/2页)
首次出战,便惨败而归,且还是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这让贺鲁如何能不愤怒? 领着一群受伤的士兵从战场撤回来,贺鲁丢了一句‘命人好好医治’,便气急败坏的冲进了自己的营帐。 拿着手里的弯月胡刀,他将帐内能看到的物件儿全都砍了个遍,其中就有他从西州抢来的上好黑漆螺钿小几、白绢绘山水的屏风、极品白瓷花口兽柄壶等名贵器物。 望着一地的碎屑,贺鲁的怒气这才平复了许多,他也不顾地上的狼藉,一屁股坐在木墩上,这个‘木墩’,貌似就是那架紫檀相框的屏风底座。 气顺了,理智也回来了,贺鲁开始思索几个困扰他的问题: 问题一:那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贺鲁命人叫来几个伤势轻些的伤员,逐一询问。 士兵们刚从‘炼狱’逃回一条命来,个个都心有余悸,被问及当时都经历了什么,他们更是印象深刻。 这个说他看到了一个耀眼的光团从天而降。 那个说他听到了一声打雷般的巨响。 这个又说他看到了一些飞溅的碎竹片。 那个忙补充说他还闻到一股怪怪的味道。 贺鲁忍着性子,将叫来的伤兵挨个问了一遍,虽然每个人说得都很零碎,且毫无条理可言,但因为人多,说出来的信息也多。所以将这些信息汇总后,倒也能得出一个结论。 贺鲁摆手打发掉众人,独自坐在一片狼藉中总结: 那爆炸的东西就是竹筒,里面装了火药,威力极大,绝非普通爆竹所能比拟的; 另外,河两岸也铺设了类似的东西。只是威力比那些用箭射下来的竹筒还要厉害。 但他仍有不解:唐人到底是如何引爆那些火药竹筒的? 用箭射下来的那些倒还理解,因为他亲眼看到了唐人点火。 可河两岸的那些呢? 若是说用火就能点爆,贺鲁自也看到了身上着火的士兵在铁刺篱上滚过。 可问题又来了,为何唐人在城门楼上点火的时候,那些弓箭没有立刻爆炸?而他的士兵却被当场炸死? 用力挠了挠头,还是无解,贺鲁只得暂时放下,转头去想别的问题。 问题二:昨夜,唐人是如何混出城的? 别说那些竹筒是崔幼伯事前命人埋好的,那是在侮辱他贺鲁的智商。 因为崔幼伯也不能提前预想到自己会来攻城。倘他真有这个本事,他完全可以告知都护府,这几日也就不用费尽心机的让鹞子突围出去送信了。 就连那些铁刺篱。也是城门楼上的戍卫看到大队的兵马后,收起吊桥前,草草赶出城铺设好的。 当时贺鲁看得清清楚楚,唐人很是仓皇,绝没有半分提前知情的样子。 而且。火药竹筒那么危险,崔幼伯若是提前准备好,他就不怕误伤到自己的百姓? 唯一的解释,就是昨夜唐人悄悄的混出城,然后将东西埋在了两岸。 可他们到底是怎么出去呢? 贺鲁对自己的守卫非常有信心,他们也出色的阻挡了崔幼伯的两队人马的突围。不是吗? 其实,贺鲁并不知道,昨夜崔幼伯一共派出了三队人马:第一队自然是雪娘子。贺鲁以为它是烟雾弹,它也确实是。 不过贺鲁预想不到的是,前两队都是烟雾弹,第三队的人才是奇兵。 这个‘奇’也是写实,因为这人不是府兵也不是崔家的部曲。而是崔幼伯从大牢里发现的‘人才’。 此人叫赵六,是个摸金校尉。祖传的手艺,从小练就了一套打洞钻洞的绝技,人也非常机灵。 当初若不是跟同伴分赃不均、动手时误伤了人,引来坊间的武侯,他根本不会被抓。 这小子就是被抓进大牢里也不安分,硬是用个破陶碗在大牢的墙壁上挖出个小洞。 只可惜被同牢房的人揭发,越狱失败,自此后过上了手带枷锁、脚带镣铐的日子。 当时崔幼伯去大牢里挑人的时候,曾随口问了句,“牢里除了那些打架斗狠的,可还有什么奇人异士?” 他也就那么一说,他来挑人是为了组建临时军队,以便紧急时刻使用,挑选的目标也多是曾身强体壮、心狠手辣的亡命之徒或是游侠儿,像一些坑蒙拐骗的闲人无赖,他并不想用。 但牢头哪里知道他的真正意图,一听‘奇人异士’,便把赵六的故事说了说。 崔幼伯一听,也觉得有意思,忙命人把赵六押来。他是生活在社会最顶层的人,对于摸金校尉什么的,他也只是听人说过,还从未见过呢。 但一见了真人,崔幼伯大失所望:这人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