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回 :执子之手欲偕老 ,乱世英雄乱世情 (第3/8页)
了嘴,你也要打mama。”杏子望着马有明,大眼睛忽闪忽闪,满含泪光,怯怯地说。 秋风渐起,黄叶零落,马有明的妻子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看到马有明,脸背转过去了,她多么恨他啊! “我死了,埋在大地的边角,不愿占大地中央——功劳虽无,苦劳也有啊!儿子,我生了,但你命中无子,留不住,不怪我,还是怨你自己的命运吧!”妻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哀怨之情溢于言表。 妻子说得很清楚,怨就怨自己的命吧,为什么把一切都推到妻子身上呢?马有明实实在在的后悔了,然而为时已晚。 “我走了,妈的宝贝就要堵后阿娘的炕洞门呢,”说至此,妻子泪如雨下。 “我不去堵,”杏子撅着嘴说,也流着泪。 “唉,孩子,我们家的火炕里,常常用的是碎草,火炕洞门,如果不用木板堵住,碎麦草就会迅速烧完,火炕早早凉了。以后你爸娶了后妻,她就教你代替木板,去堵炕洞门”。马有明的妻子不是吓唬杏子,而是说给马有明听。 “妈,好好养病,我不去堵。”杏子趴在炕沿上,看着母亲,大颗的泪珠继续留着。 “唉,后阿娘的指头,云缝里的日头,好厉害啊!”马有明的妻子摩挲着杏子的头发,感伤的说。 “不会的,还有爸护我,”小杏子撅着嘴说。 “唉,娘后是老子后了,他不会疼你了,也由不得他了,”马有明的妻子长长叹了一声,又泪如瓢泼大雨。 这天夜里,马有明的妻子离开了人世。杏子总认为没有死,是她妈睡着了。 夜漆黑,无边无际,小杏子看不到亮光。 杏子的哭声,沉沉的夜中,显得那么凄凉,那么微弱!马有明心疼极了! 马有明忽然有些恐惧,不敢面对黑夜,觉得自己那么的脆弱,那么的孤独! 当夜,马有明叫来本家(家族中最亲的一支),女人们给马有明妻子洗澡穿衣,男人们钉制了一个简易木床,靠后墙安置,床前挂了一袭黑色布帐,布帐前安置了一个小方桌,上面摆了馒头和装有鸡蛋的献碗,小小香炉中插满香——这一切还是左邻右舍提供的。 本村来帮忙的妇女们流着泪,男人们心中也酸酸的,脸软的男人也流着泪。马有明的妻子被抬到床板上,身上盖了一床旧被子,苍白的脸用冥纸盖住了。围着死人的黑布帐幔前面,放着一个大瓷坛,本村的人们已经在大瓷坛子里开始烧冥纸钱,跪在坛子前的杏子面对亲人的离去悲痛万分,嚎啕大哭!有两个老太太在旁边扶着,厥着两片薄唇,哽咽着劝慰,可没劝一两句自己们却泣不成声,掉了牙的嘴唇颤抖不已。 “孩子别哭了,会哭坏身子的,”其中一个老太太颤巍巍地给杏子擦眼泪,自己摇摇摆摆,几乎跪不住。 “唉,老天爷你让我们这些老骨头死嘛,干嘛带走一个年轻人的生命呢?——她正年富力强,还要拉扯孩子啊!”另一个老太太劝不吭杏子,就把老天爷埋怨起来,两颗干枯了的小泪珠,扑簌簌落下来,滴到瓷盆子里,吱呖呖一声,泪珠烟消云散了。 杏子哭着哭着,突然起身,掀开帐子抱住她mama的头,两个老人没来及拉住。杏子的脸压在她mama的脸上,撕心裂肺的叫起来:“mama!mama!” “妈····你醒醒··你怎么了”?绝望的杏子涕泪交加,哭喊得声音嘶哑了,说出不话了。这更显得她悲伤可怜,所有在场的人看着这一幕幕情景,人人无不流泪。 杏子早惠,懂人事,特疼父母,尤其母亲,相依为命,整天形影不离。现在母亲离开了人世,她顿感天塌地陷,面前漆黑,没有母亲生活也没有意义,杏子绝望了,同时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杏子晕了过去,屋里一片慌乱!老奶奶们没有办法,叫来年轻媳妇们,赶快施救。 第二天早晨,本族之人,委托一个本村男人,搀扶着杏子在本村挨家挨户,门前叩头。因为是孝子,杏子不能出声,更不能进入别人家门。 “孝子磕头了!请本家爷。”搀扶杏子的男人,对着每个家门高声吆喝。 “知道了,”每个人家,出来一个人,招呼一声。 先到之人,分头去请杏子家的亲戚,所有朋友知道后,不请自来,至于杏子母亲的娘家人,则由本村德高望重之人去请,而且必须是两个人,带上一包自制挂面。 到了下午,全村男人齐集马有明家里,开会选举总管和会计(俗称坐匣),选出之后,由总管安排所有男人职责,并写在一张红纸上,叫做‘各执其事’,贴在房屋墙壁上,以便大家随时查看,按照安排干活,总管也按其督查。 傍晚,派去请娘家之人来了,说娘家人不来,得再去请一趟。 “明天再去请吧,这是规矩,一请即来,亡人不喜欢。要娘家人拖一拖,多提条件,这样一来,才表示娘家人重视自己的姑娘。”总管吩咐再带上一包挂面去请。 第二趟,娘家人还是没答应来祭奠。 “妹子挨打受罪而死,我们有何心情送丧!”杏子的大舅舅如是说,还面带怒容。 “带上挂面,再去请。庄园和族人替马有明致歉,务必要来。不看东家之薄面,也要看庄园情面,更要心疼杏子。至于提出的所有条件,你们全部答应,不要推脱,马有明办不到,我们全村人可以集资帮助嘛。”总管再三吩咐,再三叮嘱,这次务必要请到娘家人。 这次庄园去请,娘家人终于答应来送丧,但提出三点要求: —、三丈白布。 二、请六个阴阳。 三、阴阳孝子门前接送。 民国时,娘家人的权利仍然很大,活要看人,死要验尸,得到政府支持,具有法律效力。派去请娘家的人,当然全部答应了。 第三天是出殡的日子,不料又上演一段插曲。 原来,马有明有一个亲哥哥,军阀抓去当兵,部队被打散,死在回家的路上。马有明的嫂子因为有两个儿子,没有再嫁。 他嫂子想教大儿子顶冥纸盆、拿引魂刷(条形旗子),以后反正两家要合到一起住,两人年龄差不多,杏子免受后妈之罪,何况又是女儿家。——他嫂子认为给马有明当妻子,是想当然的事情。然而马有明的嫂子那是一厢情愿,马有明根本不要嫂子来当续妻。 马有明决定杏子顶冥纸盆、拿引魂刷。他嫂子认为这是马有明死妻再娶妻,排斥自己 充当马有明的妻子。 “你那是女儿,能顶冥纸盆吗?”马有明的嫂子是个精明能干,颇有姿色,快嘴快语的女人。 “女儿不能顶,谁说的?杏子顶冥纸盆,天经地义。”马有明对嫂子的话不屑一顾,立刻板着面孔说道。 “钻牛角尖,至死不悟。”马有明的嫂子情绪有点激动,尖着嗓子叫道。 “你没听到吗,现在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