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魔大秦_第六十三章 共赴国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三章 共赴国难 (第2/2页)

盘旋,他直接从天而降,猛冲而下,轰然一声,碎石飞溅,直接落到地上。

    众目睽睽之下,

    真龙傲然而立。

    下半身体盘卷,上半身体高立。

    恐怖气息仿佛冲击波蔓延开来。

    那强大无比的龙之威压,让周围所有企图围上来的士兵,全都好像中定身术般定在当场。每个人都是有畏惧心的,特别是看见这种远远超出自己存在的东西。

    “缴械!投降!打开城门!否则立刻死!”

    终于有人崩溃了。

    数个大汉直接向城门用去。

    这些守城士兵面对真龙威压,竟然一时间没有勇气抵挡。

    子婴从废墟里爬出来,当看见这一幕的时候,顿时呲目欲裂起来,若是城门就这么被打开了,外面的骑兵很快就会一冲而入,咸阳城必然在今日陷落,可他身负重伤根本没有能力阻止。

    “住手!”

    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

    一个满头白发苍苍的老者走出来。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夏无且,大部分咸阳人都知道他。

    这是一个行医快五六十年的老头,先后曾经经历四代秦国君王,曾经在荆轲手里救过嬴政,后来与秦二世矛盾激化,被迫离开秦宫数年,每天为咸阳人免费看病,妙手仁心,救死扶伤,是咸阳城内有口皆碑的人物。

    “他刘邦何德何能?不过一个小小流亡刑徒!”夏无且满脸决然,他很清楚自己站出来的结果是什么,却依然大声的喊道:“夏无且以性命担保,二世并非昏君,中兴大秦,指日可待!”

    赤龙勃然大怒猛然冲出。

    一只巨大无比龙爪直接握住夏无且!

    “不要低头,全都抬起头看着我!你们血性呢?你们的不屈呢?我们是秦人!不屈的秦人!”夏无且感觉到巨大而恐怖的力量迅速增加,正在迅速挤碎自己的骨头,他却无比艰难又声嘶力竭以最后力量吼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老秦!

    共赴国难!

    当秦国每次面临生死存亡时。

    这句誓言就会在朝野之间漫起。

    大秦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强大,它之所以能从六国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有一种不屈和必胜的信念感染整个民族。

    有这股力量在。

    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呢?

    赤龙直接一股炽烈无比的火焰喷吐而出,汹涌火焰瞬间就淹没夏无且,淹没这个经历大秦四代君王的元老。

    夏无且意识消失前,心情平静,没有波澜!

    他的大脑里最后浮现的,竟不是足够漫长的一生里任何一个场景,也不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伟大英姿,居然是那个一直让他看不起,甚至被他屡次指着鼻子骂的年轻帝王。

    老夫没有什么本事。

    老夫也只能做这些了。

    真是太遗憾了,不能看到大秦复兴的一天。

    众人眼睁睁看着一切发生,老御医当场残忍的烧成焦炭,这位在咸阳城数十年来口碑极高声望极高的长者,这位刚正不阿,一生行医救人无数,却无一日显赫的咸阳名医,竟然以这样方式死去了。

    “这畜生居然杀了夏老!”

    “怕个屁,我们跟他拼了!”

    “我们秦人并不是好惹的!”一个屠夫般的壮汉跳出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从年轻人到老人,全都满脸通红,高声的呐喊起来。

    这声音起初很微弱,最终却越来越洪亮,甚至盖过龙咆哮。

    就像一条条微弱的溪流,最终化作一股足以改变命运的汪洋。

    其实观历史不难发现,每个强大国家军队或组织,总会有一个传承信念的口号。如:岳家军“靖康耻,尤未雪”的复仇精神,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的豪迈感受,大汉帝国“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张扬个性,这种理想主义的色彩,最能触动人心中最敏感、最强大的感受,从而带来难以估量的力量。

    现场士兵甚至是生活在咸阳里普通的老秦人,当见到夏御医壮烈赴死,心中都忘记恐惧与敬畏,夏无且老御医是故意激怒真龙,他是在以自己的生命唤醒秦人心中,那种沉睡无数年却始终存在的不屈于反抗!

    “为老御医报仇!”

    “杀死这头妖龙!”

    众人顿时一拥而上。

    无数强劲箭矢激射而来,数道火符剑气在鳞片炸开。

    刘邦实力其实并不算太强,纯粹是真龙之躯噱头吓人而已,当面对人们群起而攻,立刻就受到一些伤害。

    怎么会这样?

    凡夫俗子怎敢与真龙对抗?

    大秦早已垂垂欲死,为什么能爆发出这样的力量!

    正是这股埋藏在秦人骨子里的信念与力量,让秦人从西域异族的厮杀中走出来,让秦人从一个给周天子养马的小部族,逐渐成为一方诸侯,最终横扫六国,统一了华夏天下。

    子婴双眼已经湿润,嘶哑着声音吼道:“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