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魔大秦_第一百三十八章 楚国五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 楚国五宝 (第1/2页)

    五方诸侯命令大将呈上五来宝物。

    第一件是完美无瑕的宝珠,第二件是古朴精美的古琴,第三件是美丽雪白的狐裘,第四件是威风凛凛的黄金战弓,第五件则是看起来朴实无奇却蕴含特殊气息的古籍。

    全都是重宝无疑!

    “我等集此五件宝物,今日共同献给项王!”魏国魏豹站起来向项羽鞠躬说:“这五件宝物的来历各有不同,今日在坐诸位又多有奇士,不妨就让大家各自过目猜一猜宝物来历,也是为本次宴会增添一份雅兴。”

    猜宝节目?

    倒是颇有意思。

    秦歌对几件宝物使用天眼。

    这种物品鉴定消耗气运并不高普遍个位数。

    让秦歌感到有些惊讶的是,宝珠却足足需要二十气运,这件东西肯定与众不同。

    魏豹说:“先从项王这里开始,再传至沛公以及其他人,猜中最多者给予重赏,项王觉得如何?”

    项羽点头说:“虞子期不在场,请亚父先过目。”

    范增目光经过几件宝物时,立刻就停留在一颗珠子上,他能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颗珠子残留着特别气息,这股气息与陈平身上的气息很相似。

    心中微微一动。

    莫非陈平动了手脚?

    陈平行事卑鄙阴毒,这些宝物是诸侯所献,献宝鉴宝,是诸侯所提,若是刘邦死在这些宝物释放的邪术或力量之下,最终承当责任也只能是这些诸侯,项王不用为此被人指责,陈平不会受任何牵连,范增也可以不必与项羽意志发生冲突。

    项羽得了大便宜以后

    他甚至能借机向这些诸侯发难,从而进一步压榨他们的封地。

    这确实是陈平的做事风格!几位诸侯根本不知宝物被人动了手脚!

    陈平在阴阳五行秘术造诣极深,范增无法感觉到任何术法气息,陈平个人的气息,则可能是故意留在上面暗示范增的,张良的修为既然跟范增差不多,他想必也是感觉不出任何危险。

    这一招确实阴损而又犀利!

    “老夫年迈眼花不识宝物,请其他人过目吧。”

    范增暗中心思百转,却表现毫无兴趣的样子,只是稍微扫一眼,立刻就闭上眼睛。

    几位诸侯露出尴尬表情,几件宝物都是呕心沥血精心收集,专门用来讨好项羽。

    至于他们会提出鉴别宝物的活动,正是希望借着范增这种大人物之口,说出这些宝物的来历,这样比自献自夸要好得多,谁曾想范增根本没有兴趣,只是扫一眼就懒得再看。

    项羽有点不悦。

    范增怎么可能一件认不出?

    若宝物被刘邦或其他人鉴别出来,那岂不是让项羽很没有面子?这个时候一个不起眼的声音响起:“项王,在下愿意试试,或能识得其中几件。”

    一个年轻的白衣士子站起来,他从开始就坐在项羽一方,位置最偏,毫不起眼,所以根本无法引起注意,现在才让人注意到他。

    “好!”项羽挥手示意把宝物送到秦歌面前,“若能全中,必有重赏!”

    秦歌装模作样审视几眼:“五件宝物都大有来头!”

    众人都露出轻蔑之色。

    项羽听到这句话皱起了眉。

    这不是在说废话么?谁不知大有来头?

    秦歌面对众诸侯的目光,淡定从容,镇静自若,一件件开始介绍。

    “此白狐裘乃青丘狐仙之裘,古之南国青丘山一位修炼数百年的狐仙毛皮所化,可以融飞雪与丈外,抵御各种邪术邪法,更能滋养身体加快修炼,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宝物。”

    “此弓乃大屈弓,本是春秋名弓,根据史书记载,楚国一位君王曾将此弓作为国礼送给鲁国国君,但是没过几天楚国国君就后悔了,于是让人前去讨要,鲁国国君只好归还,能让一国之君如此爱惜,足可见此物之珍贵。”

    “此古琴为绕梁琴,宋国送给楚庄王的国礼,轻轻拨弄,其音绕梁,循环不已,久久不息,故而得此名。楚庄王一代雄主,却为琴音所痴迷,连续七日不临朝,后来听贤妃告诫,忍痛割爱,命人以铁如意将其击毁,不曾想现在被修复了,让绕梁不再成绝响,实在难得!”

    “此残书来历也不简单,这是千秋名士吴起所著之原本,始终被吴起给带在身上,后来吴起在楚悼王葬礼被万箭射杀,此书也与吴起尸身一起被毁,只剩这几片染血残页,可惜,可叹!”

    众人无不色变。

    宝物各个来历惊人。

    各个都是鲜有人见过的传奇。

    秦歌只是看一眼就信手拈来,此人到底是怎么认出来的?

    如此见识渊博,如此目光如炬,项羽手下什么时候出了这号人物?!

    秦歌介绍完四件宝物以后,他拿起最后一件宝珠高高举起:“五件之中又以此隋侯珠最为尊贵!”

    隋侯珠!

    大名鼎鼎的随侯珠!

    这回连项羽都露出惊讶之色!

    关于随侯珠有一个非常美好的传说。

    春秋时,隋国国君出行之时,见一条大蛇被雷电打两断,便命随行者用药救治,蛇立刻复原并且遁地而走,此地被后来人成为断蛇山。一年后,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