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七章 大秦法院 (第1/2页)
这几天时间赵匡胤顺利称王,因为齐都临淄在项羽伐齐的过程中受损严重,所以赵匡胤将都城定在胶东即墨,这么做主要是出自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赵匡胤在胶东民心比较稳固。 第二,胶东相对易守难攻,有蓬莱术士,海族能用。 第三,大秦未开发东海会以胶东半岛作为起点,所以提前治理胶东是有必要的。 赵匡胤成为齐王以后,封韩信为齐国上将军,立刻准备聚集兵马二十万,这里面一部分是赵匡胤自己带出来的部队,其余都是临时从齐国七十三城百姓挑选的青壮,虽然战斗力弱了点,但是对韩信来说并不妨事。 两人彻底登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楚汉阵营对峙之下,中原将形成短暂平衡。 刘邦将联军以洛阳东方的虎牢关为割据点,北方齐国以及南方英布同时对西楚开战,又有彭越有事没事就率骑兵游离扰楚,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短时间难分胜负。 不过可以肯定,汉王以逸待劳,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楚军四方起火疲于奔命,长此以往,不用多久,楚军锐气与士气会消磨殆尽。 秦歌暂时不介入,老赵反正已入诸侯联军,这段时间大大小小战役,正好可以给韩赵两人崭露头角的机会,等到赵匡胤的领导才华,以及韩信的军事才华,渐渐地被世人所知,他们在天下诸侯之中必然仅次汉王刘邦。 这段时间,秦城建设速度飞快,文化城快要完工了。 秦歌找来大才子苏轼陪同之下,先参观大秦帝国歌剧院。 秦城明明是在现成的古金城基础建立起来的,为什么动用多达数十万的庞大劳动力,甚至发动一千多个夸父巨人,耗时而且耗费资源无数,至今还没有彻底建好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秦二世要求太高! 秦歌纯粹将秦城当成一个国际大都市标准去建造的! 因为考虑到秦城未来的地位,所以必须确保使用二十三十年甚至更久,未来会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繁荣阶段,要像让现在这些作品适应未来的需求而不过时,其实是一件有很高难度的事情。 无论是大秦学宫、大秦工坊、大秦文化城、秦城市政厅、秦城佛寺、秦城道馆等等,全部都是冲着世纪级的攻城去做的,所以需要动用数十万劳动力,更大量使用精通建筑的夸父族、羌族、墨家匠人、精绝匠人,所产生的消耗与投入都是天文数字! 上官婉儿觉得有些东西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这个帝国歌剧院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这种东西建成真会有人来看吗? 华夏历史根本没有先例啊! 新生事物的出现总会惹人怀疑,其实不仅仅是上官婉儿,秦城总设计师兼总监子婴,以及吴起在内的一帮将军,都对这个建筑以后的作用表示怀疑。不过不管在什么时候,总会有走在时代前沿的人。 苏轼是帝国歌剧院的强烈支持者之一。 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比歌剧院,更适合作为帝国文化的传播平台。 苏轼主管出版的大秦总编辑,因为造纸术和印刷术出现,现在民间创作潜力已经被激发出来,戏剧的这个创意能完美将这些东西展现出来,未来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甚至会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娱乐方式。 “我们的大秦帝国歌剧院,有四个大会堂组成,最大一个观众席深451英尺,共有3800个座位,舞台宽243英尺,深146英尺。”苏轼肩膀站着他的好朋友肥鸟大人,正走在前面引秦歌走进剧院大厅,“这个歌剧院作用不仅能提供演出,未来国家会议以及其他重要事先,都可以以歌剧院作为活动会场。” 帝国歌剧院果然气派! 三四千座位观众席,以马蹄状围绕着舞台,同时在左右设置六层包厢,整体设计有点像米兰风,所有座位都是单独座椅,使用昂贵的长生烛来照明。 鲛油制成的长生烛有三大优点。 第一是明亮,第二是无烟,第三是长明不灭。 一个大剧院最少需要使用数千支长生烛,哪怕是王侯奢华的陵墓地宫不过如此,更是承托这个剧院的逼格与奢华,其他细节方面设计,有西域匠人补充,可以说堪称完美,富丽堂皇而又不落俗套。 “好好好!”秦歌忍不住赞叹:“真是迫不及待的想在这里看一场演出了!” “臣已命人制作生产乐器,同时训练舞女歌姬,为歌剧院做好前期的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