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楚容丢脸 (第2/4页)
什么感激的情绪了。 容恒要对付他,她自然十分乐意看到。 …… 秦惜以为楚容经过了这事儿不会再整出什么幺蛾子来了,可是她显然估算错了楚容的心。接下来的好半晌,楚容都没有再说什么,但是在宴会过半的时候,看到一个舞女表演了舞剑之后,他忽然又笑了出来。 他笑的实在是有些突兀,让人想不发现都难。 延昌帝靠在龙椅上,转眸看他,“楚太子可是瞧见什么好笑的东西了,竟然笑的这样开心?” “只是瞧见方才那舞女舞剑突然觉得上一次来的匆忙,没能见识一番大远朝的武功,我们大景民风彪悍,百姓们骑上马就是士兵,说是从小在马背上长大都不为过。而皇妹却在大远朝长大,听说大远朝的武功以内外兼修为主,所以这一次来就带了几个人,想和大远切磋一下文武两个方面,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这种要求,延昌帝自然只能同意。 在他们大远的地盘上,若是再落了下风,那简直就是说不过去。而且今天参加宴会的文武百官不少,就算楚容是有备而来,他也相信能应付的过来。 “切磋自然可以,只是楚太子觉得怎样切磋为好?” 楚容歪着头想了想,半晌笑道,“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弯弓射箭,骑马蹴鞠,十八般兵器……若是一个个的比过来恐怕时间也不允许。不如这般。本宫和陛下来抓阄,把方才说的那些比试法子都写下来放在坛子里,然后抓到什么就比什么,一共五局,五局三胜,如何?” “好” 延昌帝同意了之后,立马有人找来了笔墨纸砚和坛子,延昌帝和楚容一起吧写好的纸条放在坛子里,由两人检查了一遍,没有问题了之后便开始抓阄。 抓到的第一个竟然就是诗词 大远朝是礼仪之都,诗词歌赋都是百年传下来的文化底蕴,而大景不过是粗鄙野蛮之人,因此延昌帝有十足十的把握能胜这一局。 楚容淡淡一笑,招招手身后立马走出来一个年约五旬的老者,老者身材消瘦,一身灰色的长袍迎风飘荡,虽然头发花白,可一双眼睛却神采奕奕,背脊也挺得笔直,看上去倒有几分仙风道骨之姿。 楚容含笑道,“这是我大景朝有名的儒士,对诗词歌赋颇有研究。这一局就让他来吧。陛下不妨也挑选一个来切磋。” 这话说的不可谓不嚣张。 楚容那话中的意思分明就是你随便找个人出来对抗,我们一点都不怕。 延昌帝的脸色不太好,在座的众人官员们脸色也相当不好看。楚容这一句话看不起的可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他们大远朝所有的文官。 人群中一个年轻的男子愤愤然的起了身,对延昌帝拱手道,“陛下,微臣愿意一试” 这男子不是旁人,正是今年的新科状元,才华出众,虽然十分年轻,可文采是万里挑一的好。延昌帝淡淡扫他一眼,“好张爱卿就和大景的使者们切磋一下吧。” “微臣一定不负陛下的厚望” 男子从座位后起身,来到了中央的空地上,那老者也来了,和男子并肩站在空地上。 “陛下赐题吧。”楚容十分大方的让延昌帝赐题。 延昌帝心中更是恼怒,楚容也太目中无人了,还让他赐题,分明就是对台下的老者信心十足 他暗暗恼恨,声音也冷了下来,“还是楚太子赐题吧,这里都是我大远朝的百官,若是传出去莫说是朕故意以多欺少,胜之不武” “那好,本宫来赐题”楚容四下看了看,目光一转,落在夜空中硕大的月亮上,他眸子一动,笑道,“今日是中秋佳节,既然如此,不妨两位以中秋为题,各自做一首诗吧。” “这位小兄弟先请吧。” 状元郎轻哼一声,对老者拱拱手,“我大远的子民一向尊老爱幼,还是老先生先请吧。” 那老者不卑不亢,闻言也不推辞。他看了看周遭的人,又看了看物品和景色,片刻之后轻声道,“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作完之后,他对状元郎拱拱手,“请小兄弟赐教” 状元郎面色微微一白。这诗……这诗作的及好,把一个人的身处他乡的思乡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而且诗的意境跟眼下的情况也是极为符合的。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样的诗便是流传千古也是当得的,他怎么可能做出比这个更好的诗?状元郎的额头渐渐渗出冷汗来,不只是他,在座的人中听到那老者做的诗一个个都低垂着脸,方才心中还在想楚太子简直太过嚣张,可听完人家做的诗却明白了,要嚣张也要有资本才行啊。人家分明就是有资本的。 众人同情的看着年轻的状元郎,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试而已,若是输了,那丢的可是大远朝的脸面。 延昌帝虽然离得远,却也能清楚的看到状元郎瑟瑟发抖的身体和惨白的脸色。他的面色蓦然一沉,一瞬间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唯独楚容面色含笑,十分自得。 眼瞧着那年轻的状元郎就要吓的晕厥了,楚容哈哈一笑,“这位大人还太年轻了,不若陛下换一个人再来做一首吧” 延昌帝脸色越发的难看,冷冷的盯住那状元郎,厉声道,“还愣着做什么,退下” 那状元郎惨白这脸色,从空地上退了出去。在场的众人都明白,这状元郎因为这一时气愤,仕途已经走到头了。他先前估计还想着能出出风头呢,此时却是灰溜溜的离去了。 秦惜和容恒两个人在底下也皱紧了眉头,秦惜询问容恒,“那老者什么来头,学问竟然如此之高?” 容恒沉声道,“如果我所料不错,应当是大景朝第一儒士,黄石” 秦惜豁然一惊,这个名字实在是如雷贯耳,她虽然是个闺阁女子,可是家里的书架上也经常能看到黄石的书籍,说他是影响当代一代人的儒士都不过分。 难怪状元郎都不是他的对手。 秦惜戳戳容恒的手掌,“容恒,你能做诗吗?” “能”容恒失笑,“但是也只能读的通顺罢了,要做千古名句却还差的很远。” 他入军营很早,学习的都是怎么杀人,兵法和谋略,附庸风雅的诗词歌赋却是不擅长的。 老者黄石十分谦逊的对延昌帝拱拱手,“陛下不妨再找个人出来吧。” 延昌帝目光一转,却见文武百官一个个都低垂着头,生怕皇帝抽到自己,一时间心头怒火燃烧,他大远竟然没有一个能做出好诗词的人吗一个个不是都爱附庸风雅吗,怎的到了这种关键时刻,一个人都瞧不见了 他胸口憋闷,这样再拖下去,也不过是输的更难看而已,他咬着牙关,刚想说“此局认输”却见人群之中有一个男子起了身,男子白衣翩翩,十分年轻,看上去不过二十岁出头,相貌不算极为出挑,可那一身淡雅出尘的气质却让人十分容易心生好感。 延昌帝从未见过这男子,他目光一转,落在男子身边的人身上,瞧见孙清正,他眉头一皱,难不成这个白衣男子就是孙清正那个病弱体虚的儿子,孙远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