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书本 (第2/2页)
,对小白说:“送我回家吧!” 说完就闭目养神。 原来这都是小郑的活,小白第一次开车送张元芹。他心里又惊又喜。 惊的是,中午的事,不知道是好是坏。 喜的是,自己好像慢慢取得了厂长的信任。 一路默默无语。 进了市区,小白不认识去厂长家的路。就开口问道:“厂长,该往哪边拐了?” 张元芹睁开眼,看了看外面。 “往右拐,直走,到了我告诉你。” 停了一下,她又说:“小白,你家孩子几岁了?” “我家孩子7岁了”小白心里忐忑,好好地怎么问起孩子来了。 “小白,你借口给孩子借书,把何明丽小学的书,还有初中已经用过的书,都借过来给我。练习本啊,笔记本啊,越多越好。只能是她本人的,别人的不行。” “你把话说得自然点,别让人家起了疑心。”张元芹解释说。 小白答应了。 回家之后,琢磨了半天,这个事怎么办。 第二天,他就找到拐着弯的亲戚,说“我们孩子学习不好,我就想着给他提前把书借出来,到时候让他多看看。笨鸟先飞嘛。麻烦你去给借了来。我跑了好几家,都已经借走了。” 说完,他还拿出来了50块钱。 “我也不愿意再跑了,为了我家这个不成材的跑了好几家了,辛苦辛苦大哥了。” 他就是他上次提到的闫春。 闫春本来心里不愿意,平时,两家一般不走动,突然有事就来找,哪那么好说话啊。 看见崭新的50块钱,他心里就舒坦了。这小子挺会办事嘛。 他第二天也就去了何明丽家。正赶上何明丽他妈收拾东西要卖破烂。他赶紧给拦了下来。 “大姨,正好我要找几本书,你就别卖了。你家老二丫头学习好,她的书,你都给我吧。” 何母问他:“你要这书干嘛?你们家孩子都上高中了!” “我姐家的二叔的儿子,他家孩子刚上小学,学习不好,找了好几家都没找全。我就帮他转转,把明丽的书给我吧。”他和何母的娘家是邻居,不是多亲,胜在知根知底。 何母也没多想,又不是什么大事,就同意了。 找了一个编织袋,装了满满半袋子。 等小白拿到书,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他看着破口袋装着的书,拿出来,一一整理好。 小姑娘地字迹跃然纸上,字迹娟秀,记的笔记还真是很多。 自己孩子学习真的一般,这要是给孩子用还真是挺好的。 又一想,第一次给厂长办事,还是谨慎点吧。这事办的漂亮的话,自己的前途...... 他一阵喜悦。找了旧报纸,把书一捆捆包好,又拿小绳子捆结实,装进了干净的袋子。 第二天一大早,他拎着袋子在厂长办公室等。 已经十月底,早上气温有点低。 门房老王见他来得早,就问他:“小白,平时你可没这么早,今天这是找厂长有事?” “啊,有事!”他不愿多谈。 老王就往跟前凑,“我看看,你拎的啥?” 小白一把把他推开,“看什么看!快干你自己的事去吧!” 老王讪讪一笑,就走开了。 不一会儿,张元芹来了。看见门口的小王守着一个大袋子,她心里一阵激动。 终于跟明丽有了联系,在她的心里多了一层安慰。 她打开门“快进屋!” 老王看见厂长来了,小白也进了屋。他拎着一壶水进了办公室。 屋里,厂长和小白正在看一捆捆的的书,还是旧书。 他一边给暖壶里灌水,一边用眼角的余光看着她俩。 “小白,谢谢你了,这些书对我很重要!”厂长眉开眼笑的。 “没关系,厂长,我也没帮啥忙。你有事再叫我吧!我先忙去了。”小白笑着出了门。 张元芹拿出书,一本本的翻看的很认真,字迹很稚嫩,每本书的第二页上都清楚地写着“何明丽”三个字。 这更加确定了她的猜测。 没错,千真万确就是她没错! 老王见厂长抱着书有点愣神,就咳嗽一声,“厂长,我给你杯子里倒上水。” “哦!”厂长回过神,对老王一笑,把杯子往前一推,没再说话。 老王赶紧把水杯里的残茶倒到门外的花池,又从桌上拿起茶叶放好,guntang的水冲进茶杯,茶叶上下漂浮,有丝丝气泡浮动,水慢慢变了颜色。 老王出去了。 张元芹找出了何明丽的一个练习本,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得都是题。这是一个写字最多的。她也用报纸把它包好,又用胶带一层层的粘了。放进了随身的包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