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卷 一统北方 第二回 自信 (第1/2页)
陈群哑口无言,郭嘉的决心是他不曾想过的。但他既便如此,他眉间那深深的的褶皱却丝毫没有的松开。向下倾斜的嘴角微微抖抽动,他无言退至一旁。 “啧,”董昭咂了嘴,“刚正不阿,是非分明。若论清整风纪,陈群是最佳人选,但论出谋划策,陈大人怕是不足道了。”董昭无奈一笑,简单发表了下自己的评论。最后,他不忘加上一句,“不过郭大人还真是不简单啊。” 我无暇顾及同他交谈,只因荀攸在那短暂的沉默之后,率先开口道:“奉孝所言有理,但当今天下,主公之敌非独袁绍一人。” “愿闻其详。”郭嘉抱拳笑道。 曹cao此时未发一言,只是饶有兴味地眯着眼睛注视眼前二人。持同样态度的,还有荀,只是与曹cao完全不同,他清秀的面容之上尽染忧色。 “正是孙策。”荀攸道。事实上,在他提及孙策名字的一瞬,即使座上的曹cao都不禁身躯一震。 荀攸接着说道:“江东孙策自脱离袁术后,近年来于江东一带不断吞并州郡,早有谋图中原之心,闻我方将与袁绍一战,必会趁机北上偷袭许昌!” 听了这话,曹cao便觉再不能继续旁观,忽而开口道:“公达所言极是,当时若非有袁术居寿春,也能对孙策早做戒备。”他陷入了沉思。是的,袁绍这个“老朋友”自己算是了解,但孙策却如同天边雁,亦不在掌控之中。想来孙策今年二十出头,正是月莲的年龄。却已有如此成就,真是后生可畏。还曾笑刘备至今一事无成,而今对比孙策,自己是不惑之年而距那远大报复不也依旧很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荀攸此言一出,座下议论纷纷,我感觉自己似乎要被那吵杂人生淹没。身边的董昭陷入沉思,我看着与荀攸同站与曹cao对面的郭嘉,他俊朗地面容正值严肃,目光缓缓下移…… 蓦地,他弯了嘴角。那薄唇边浮起了一丝笑意。 我完全不担心,因为若是他不说,我也会将那个看似天方夜谭的“猜想”公布于众。 “孙策必死。”未移目光。他只是低头喃喃说道。但即便如此。这句话也足以引得满场注目 “奉孝如何料得?”曹cao缓缓从席上站起。他一步步走向郭嘉。以半是疑虑半是惊异地目光打量着他。只见曹cao忽而低声说道。“我素来信任奉孝。但此事绝非猜测便可……” “军议之中。嘉又何曾打诳语于主公?”不等曹cao说完。郭嘉便笑着打断了他。 陈群微微蹙眉。在他眼中。这自然也是不合礼仪之举。 郭嘉抬起头。直视眼前满面疑色地男子。那清澈目光之中满着溢地。则是令人无法抗拒地自信与执着。微微一笑。便道:“孙策吞并江东之时。前后所杀之人皆为深得民心地英雄豪杰。虽称不上食客三千。却也大批肯为之效死力之士。然孙策轻率轻而于无备。纵有百万之众。却无异于独行中原。我看匹夫之勇足矣敌之。” “奉孝之意是……”就连一直缄口不语地荀都忍不住开 郭嘉看了荀,只是笑道。“奉孝之意,令君怎会不知?孙策必死于匹夫之手。” 谋臣相议,思辨极快。一干武将虽说插不上嘴,但也不是如木头一般杵在一旁。见曹cao郭嘉之言另曹cao不住点头,夏侯渊甚是忧心,不禁抱拳道:“主公,郭大人虽说有理,但行军打仗却不同于……不同于纸上谈兵,何况人心难料万一……” “到此为止。”曹cao忽然一挥手。示意夏侯渊不要说下去。 看着已然神情自若的郭嘉,曹cao笑道:“奉孝之意。孤已然了解,此事莫须再意。” 这就是所谓历史的必然?看着传记上地文字如拍成电影般,渐渐现于真实画面之上,我忽感有些恍惚,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而此时此刻,身旁的董昭却露出了一丝笑容,“原来如此……”他喃喃说道,“不过他又是如何得知的?” “怎么了?”我问。他断断续续的话语让我感到一丝不安,而事实上从这场真实的电影上映之初,我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