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2 旦夕(二更) (第1/2页)
崔翎微微一愣,“分家?” 尽管宜宁郡主一早就对她提过,她也晓得等这仗打完了,袁家迟早是要分的。 但还是没有想到,这件事会来得这么快。 她现在担心的,不是分了家彼此不住一块了感情就容易生分。 就如同宜宁郡主说的,老太君未雨绸缪,早就在镇国将军附近置下产业,前后左右对门都有,离得都很近,就算分了,也不过是一碗汤的距离。 晨昏定省是没有了,但若是有心,三五日聚一回倒也不难。 崔翎现在害怕的是,若是镇国将军府要分家了,那么二房怎么算? 是不是过继一个嗣子的事,已经迫在眉睫,就这几日间,必定要有眉目? 这样的话,腹中尚未知男女的她,也许会躲过一劫。 可三嫂,不,尤其是四嫂……岂不是就危险了? 四嫂苏子画已经接连生了两个儿子,若即将临盆的这一胎仍旧是男婴,不论是老太君还是四哥,想必都不容许她再推诿了。 崔翎从前没有当过母亲,就能够想象四嫂那种万般无奈的心情。 而现在,她更加感同身受了。 她抬了抬眼,低声问道,“上回我听祖母说,原要过继同州府三堂叔祖家的曾孙子过来的,二嫂为什么不同意?” 同州府的三堂叔祖,虽是同宗,但血脉早已经隔得很远了。 只是袁家前几代子孙一直不大兴旺,所以这些老亲到现在还保持着来往。 五年前二哥过世后,这位三堂叔祖就一直想要将自家的曾孙子过继来,其实祖母也是十分动心的,只是二嫂一直不肯松口,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五郎有些诧异崔翎忽然问起这个,不过,他还是认真地回答,“三堂叔祖有些心急,二哥的尸骨还刚回来,就提这事,二嫂怎么可能同意?” 就好像专愣愣地盯着二房嗣子这个位置,叫人听了心里不大舒服。 他顿了顿,接着又道,“去年倒是又提了一回,二嫂打心底厌恶这家人,不肯叫他们白白得了便宜,所以才坚持要从家中子侄里过继一个的。” 镇国将军府袁家,累世武将,资产丰厚。 袁家到底攒了多少钱,世人也只是凭借一点想象猜测一点皮毛,但梁氏心里却大概有个底。 倘若要分家,除了大房那份外,其他四房平分,光是二房那份就是厚厚一大笔。 这笔钱实在太惹人眼馋了。 梁氏不肯叫外头的人白白得了这一注财,尤其三堂叔祖又是那样的嘴脸。 这样说起来,崔翎倒是能够理解。 她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倘若对方虚怀若谷,她反愿意拱手相送,可若是死皮白赖,那她宁肯将银子往水池里抛,也不肯便宜了那样的人。 五郎猛然明白了崔翎的想法。 他来回踱了几步,骤得立到她面前,小心翼翼地问道,“翎儿,你的意思是……叫二嫂从外头过继一个嗣子来?” 二嫂不想叫外人白得了银子,可是家里这几房又都不想贪这点钱。 左右只要能过继一个嗣子,以令二房以后香烟得继,其实过继的是谁家的孩子,真的并不重要。 崔翎白了他一眼,“你现在倒是想明白了。” 袁家五房,除了二房之外,其他四房都不缺钱。 长房不必说,是将来袁家的嫡脉,大嫂又是金枝玉叶的郡主之尊,没可能让出自己的孩子。 三房四房的两位嫂嫂也都是不差钱的主儿,若是当真将自己的孩子过继给了二房,说不定走出门去,还有人要拿这个做文章,当她们是卖儿求财的坏母亲呢。 这种话,明面上自然无人敢说,但谁料到背地里会说得多么难听。 至于她嘛,前世就试过白手起家,这辈子就算再背,起点也比前世高太多了,她不怕会挨饿受冻,也绝对有信心可以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家境。 当然更不愿意母子分离了。 所以,崔翎思来想去,还是想法子叫二嫂从外头过继一个孩子来,这个想法比较靠谱。 如此,二房有香火承继,二嫂老有所依,了却了全家人的心愿。 她们这几房也不必承担母子分别之苦。 多么两全其美的法子啊! 崔翎想了想,“那么梁家呢?祖母说,她不是食古不化的人,若是二嫂从梁家过继一位子侄来,她也是赞成的。” 梁家如今如同一艘风雨飘摇的破船,倘若不是镇国将军府暗中照看着,差不多都要卖儿卖女了。 若是二嫂从娘家人中挑一个好苗子过来,好好地栽培成才,将来若是堪当大用,多少也是梁家的一个助益,连祖母都说赞同了,二嫂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五郎却摇了摇头,“二嫂最注重名声,可不肯叫外头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