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回家 (第1/1页)
李慧茵闻言忙道:“那我就先谢谢蒋大哥了,到时还要麻烦你了。”说完就将话题转到了今天的蔬菜上,几人又热烈地讨论起来,这么鲜美的蔬菜现在已经不多了。这顿饭大家都吃得很满足。 饭后,几人又转移到了客厅,继续天南地北地聊着。陈娟夫妻两很喜欢和李慧茵聊天,因为别看李慧茵年级轻轻的还没有出社会,但说话做事却是让人都感觉舒服、老练,一点都不像农村出来没见过世面的人,倒给人一种见多识广的味道,而且跟多的观点都很新颖,超前,给人很大的启发。特别是她的眼光,上次陪着陈娟去买衣服,挑的衣服陈娟穿到单位后人人夸赞。 聊了会儿,一直乖巧坐在边上插不上嘴的蒋珍珍就起身跑到厨房里,将冰箱中放着的的水果拿了出来,献宝似的端到了父亲面前。道:“爸爸,快吃吃看,慧茵姐带来的这些水果可好吃了。”说着,就伸手拿起一颗草莓塞到了父亲的嘴里。 蒋卫国吃着嘴里甜甜的草莓,看着女儿期盼的笑脸,赶紧点头回答:“嗯,好吃,特别是我家囡囡喂的,最好吃了。” 蒋珍珍那张小脸,笑得别提多得意了,就好似这些草莓都是自己种的一样。接着又拿起一颗葡萄,说:“爸爸,再吃吃这个葡萄,也很好吃的。”说话间,已经又送进了父亲的嘴里。 蒋卫国开心道:“好吃,好吃,真好吃。” 陈娟假装生气道:“哦,就你爸爸有,我就没有了,我就知道,你心中只有你爸爸最重要。” 蒋珍珍连忙又拿起个葡萄,塞进了母亲的嘴里,撒娇地搂着她的脖子道:“怎么会呢,在我心里你和爸爸一样重要,都是我的大宝贝。” 看着他们一家和乐融融的温馨画面,李慧茵的心中也是暖暖的。跟有这样家庭氛围的人交往,自己的性格也会开朗、乐观很多。 随后,李慧茵又和他们说起了暑假自己要回老家的事。陈娟起先还是一脸的担心,但等陈娟知道佟君磊先到杭州接她,然后再两人一起回去后就放心了。她说现在的路上不安全,一个年轻女孩子单独坐车怕她出事。现在小两口一起回去,那就没问题了。虽然两人年纪都不太大,但怎么说他家佟君磊也是个军人,安全方面自然就无需顾虑了。 在蒋家待到8点钟,李慧茵才起身告辞。临出门前,蒋珍珍还依依不舍地拉着李慧茵,反复强调着要她早点回来,不然她都没人玩了。李慧茵也再次说起了下午告诉她的方法,让她去试试看,回来她要检查成果的。 第二天,佟君磊就匆匆赶回来了。两人没在杭州多做停留,稍作整理,就将家托付给了陈娟,然后就相携回家了。两人这次没有买汽车票,而是去买了火车的卧铺票,虽然这时代的火车速度还没提上来,与汽车相差不大,但是比起汽车还是要平稳、舒服很多。 这次回家因为有了空间仓库,两人的回家行程就更轻松,要带回去的东西早早就买好收到空间中或仓库中了。而且还买了和做了很多的吃食,或是热的或是冰的,都一股脑地装到了小仓库中。在路上折腾了将近一天,两人才终于回到了暌违半年的家。 上次寒假回家比较仓促,因为寒假本来就不长,回到家后就是忙碌地打扫整理,准备年货。等一切弄好就到过年了,过完年又是走亲访友的没个消停,谁让他们是新婚第一年呢,礼节特别繁杂的,还在家办了一次宴席。新婚第一年正月是要大宴宾朋的,他们也是逃脱不了这个风俗。等这些都忙活完了,寒假也就接近尾声了,又是匆匆地为开学做准备,因此这年过得可不怎么舒心啊。 这次回来就好了,没什么大节日的,到时也就是到各家亲戚朋友家串串门,送点带回来的小礼品,叙叙半年来的境况,其他就都是他们夫妻两自己的时间了。 他们是在傍晚回到家的,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睡觉,睡得那叫一个天昏地暗。虽然在外求学也买了自己的房子,但是和回到老家的感觉就是不同,也许这是他们新婚头几天待的地方吧,感觉特别的温馨,归属感特强。以至于两人只是在空间中匆匆泡了个澡,出来随便整理了下房间,然后就在新房的床上睡了个人事不知。佟君磊连每天坚持的锻炼都错过了尤无所觉。 两人都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经过这么长久的能量补充,起床后的两人都是精神满满,浑身像是有使不完的劲。随便从空间小仓库中找了点以前做好的吃食安抚了咕咕叫的肚子后,两人就拉着手出门到村子里逛逛去了。 夏天的村子,外面走动的人不是很多,因为在山林中,气温倒也不是特别高,因此,村里的壮劳力们都下地去了。一路听着知了的叫声来到村口,村口的大樟树下坐着闲聊的几个老头老太的,远远看到他们来了,就都招呼他们过去。 佟君磊就拉着李慧茵到几个老人身边落座,跟他们问过好后,就开始随意地聊了起来。 老人问问两人在外求学的事情,佟君磊和李慧茵就捡了几件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和他们说说;佟君磊问起村中这段时间的事情,老人们也七嘴八舌地和他说起村中的要事,有趣事。尽管半年没见,但他们之间相处得还是这么自然和谐,一点也没有因为他们的离开而有所疏远。 家长里短的随便聊着,不知不觉就日上中天。老人们也要回去做饭,虽然干不动农活了,但是他们还是用自己日渐佝偻的身躯为家庭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生命无常,年龄越大,日子越来越少,看着周围一些熟悉的人离开,却让这些老人们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用心过好每一天。对于家庭的奉献,会直到他们垂垂老矣再也干不动活的那一天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