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1、大佬的老夏津情怀 (第1/2页)
漕帮又叫安清帮,雍正初年,官管民办的,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有十万帮众,属于半军事化组织,乾隆还赐漕帮护法盘龙棍,是当时第一大帮会。 太平天国时,漕银用铁甲轮船,走海上押运了,漕帮骨干改名清帮,盘踞在港口,干拉货走私的活,各口岸都是自家兄弟,有统一的传承和纪律。 夏津的轮船货运码头,是到北方走私物品的集散地,也是清帮最大的基地。 秦风祖上是码头脚行的总头,一直到秦风的父亲接手,这里都是秦家的地盘。 秦家是夏津正宗地头蛇,因此把自己地盘,看得特别重要,敢来抢生意,立刻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谁的面子都不好使,因为这是他们饭碗。 有这个走私码头,夏津租界洋人,就无法垄断生意,当然很不爽,不过秦家背靠清帮这个庞然大物,洋人不敢直接碰撞,就扶植过江龙,成立了青帮和红帮。 最后青红帮在东隐兵武力支援下,才抢走秦家地盘。 清帮被打压,丢了地盘,依然虎到雄风在,原因就是“清门一条线”,上下传承有序,兄弟感情亲密。 青红帮大佬,都是后起之秀,有了地盘和势力后,还得被江湖承认才行,他们就拜隐退的清帮大佬为师,让自己也叙上清帮的辈分,给自己脸色贴金。 这当然是踏入江湖的捷径,“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来是一家。”红门,清帮和白莲教,都是天地会人创立的,江湖势力基本来源与此。有了清帮辈分,才能四海皆兄弟。 青红帮搞乱了清帮的规矩,江湖也变成青帮地盘了。 清帮内部是分得很清楚的,是不承认这些人的,他们失去地盘,就趁势隐退,远走海外,几十年过去,变成跨国界的半地下组织,依然是天下清帮一家人。 秦风是清帮嫡系子弟,在海外开码头,才能一帆风顺,海运生意当然做得风声水起,现在的夏津风哥,无论实力和声望,都是清帮中顶尖的大佬。 他当然知道判官,是比天地会更久远的存在,和天地会渊源却很深。 他必须要尊重判官,因为尊重传承,是他立足的根本。 张易如果只是判官,肯定会单打独斗,真的不会和他多纠缠,但是张易心中还有大事。 试练回来已经快两年了,修炼才有点基础,道场却因各种机缘巧合,提前开办了。 天和道场背靠青木学堂,有健康小煲接引,天和道场会有源源不断的职员加入。以后的核心,不是学员班,也不是选手,而是职员,因为她们才是高素质人才。 修炼是讲究悟性的,青木学堂的学生,都是国家精选出来的,悟性这一条已经具备。 既然道场已经起步,那就要一往无前的,不断发展才行,下一步就要拓展到海外,到美坚国开道场的,当然是为了让天和道场扬名海外,吸引更多的拳迷,赚更多的钱。 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提供更多的职位,一茬茬学生进来,可不是培训一下就放走的,张易要留住他们,想带领他们修炼,就得给他们职业才行。因为还得考察筛选,张易当然不会说出修炼的事情,那个是画大饼,就用最基本的这些东西,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传人。 张易习练太极拳的,擅长借力,做起事情来,同样喜欢借力而为,秦风的海外力量,当然还需要借用的。 张易无法在名声,势力和实力上,同秦风平等,武林辈分也只能是同辈,而且还屈居师弟,秦风还是把他当成小弟兄,他在夏津展露了一系列能力,当然不愿意只当小弟的。 有了平等关系,才能谈合作共赢。 借着秦风结拜的话题,张易表明判官身份,然后再提出平等相处,果然让秦风收敛了霸气。 看秦风有点不好意思了,张易就摇摇头说:“风哥不要多说了,我的身份早就明了,现在是国内没人知道,九香岛和国外却有不少人知道。反正东隐人是知道了,上次来虞夏杀人的那个东隐剑客,就是来杀我的,他的目标是判官,然后被我杀了,尸体还上电视了。” 秦风惊讶了,这个事情他当然知道。 剑客就是从夏津偷渡上岸的,虽然和他没有关系,但是事情发生了,他手下当然也查出来了。 想不到居然是冲着张易去的,就说:“原来如此,那剑客据说是东隐第一剑客高手,我还在奇怪,怎么只有这个剑客的尸体,却没有受害者的介绍,原来他自己找死,压根没有受害者。” 张易再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