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3、夏津奇人刘大厨 (第1/2页)
走马观花,又转了几个场地,看到有人练燕青拳,看了一会,古文斌就在边上问:“怎么他们的燕青拳,和我练的不一样?” 张易笑着说:“燕青拳外型看似长拳,内容很杂,既有少林拳、鹰爪拳、通臂拳的特点,又含太极、形意和八卦掌的步伐。融合太多,就变成各家各技法。” 那正在练拳的人,听到他们的对话,就对张易说:“既然都是燕青,也走两招看看吧。” 古文斌就开始有板有眼练起来,他这拳确实是无法多恭维的,那些人都嘴角含笑,像看笑话一样。刚才古文斌说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当然觉得是古文斌太差,才不懂他们的高妙。 秦松哪里肯让他们笑话,就拿出匕首,表演了燕青的短刀技法,这下子高下立判,看得围观的众人如此如醉。刚才那人也不再说话了,行家看门道,秦松这拳要比他厉害多了,也确实和他不是一个套路。 燕青短刀技法分为踢、打、破、摔、拿、击刺六类。遇到这种对手,非常难缠,一招制敌的绝招,都隐藏在踢打摔拿中,让人防不慎防。 秦风在边上笑着说:“秦师侄练的是擒拿八法和迷踪袖里刀,这是子午门秘传的杀手功法,老派燕青拳嫡传的。难怪我找不到师门渊源,这子午秘法是北宋时传下来的,主要是杀人的手段,收徒极其严格,江湖流传很少。” 他祖籍和秦松家不远,问了半天人名,最后都没有任何交集,但是秦风还是认了秦松当师侄。秦松是老兵,在江湖上是没有辈分的,被秦风抬了身价,以后和江湖人交往,也就方便多了。 张易辈分太高,和秦松又是关系莫逆,亲如兄弟,反而不方便帮他定辈分。现在一来,张易和秦松还是老关系相处,秦松到了外面,也能有合适的辈分交往。 张易没有听说过子午秘法,就问:“还有这个来历?” 秦风笑着说:“我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我们谭腿,也是北宋的拳法,是宋朝六大名门之一,也是宋朝十八家之首,子午迷踪拳,就是十八家之中的。” 随后秦风边走边说,就把这些渊源典故介绍了一通,有些秘法都已经失传了,或者不知道谁还练,秦风也只能说个名字了。 转了不少地方,看到练太极拳的也有,就多看了几眼,这些人听说张易也是太极拳,就要搭手推几回合。 张易没有推辞,也没有留手,都是几下子就解决了,这些人都觉得张易厉害得过分。连忙打听,秦风一说,他们才知道,张易辈分还很高,忙用后辈之礼,给张易行了礼。太极拳现在被分成好多门派,但是来源很清楚,都是排得上谱系的,张易辈分是跟着师傅的,当然就很高了。 和这些人交流了半天,张易还让练习铁砂掌的刘大厨,对准肩膀打了一掌,刘大厨看到张易肩膀上的红印一闪就隐没了,知道自己的火毒已经被张易化解了,立刻对张易敬佩得五体投地。 这刘大厨是夏津的奇人,是饭店”刘大厨”的老板兼厨师,当年是到蜀州劳动的,住在一个孤寡老头家里,他人勤快活络,经常到山里弄点山珍野味,做成美味,和老人一起吃,在当时那个年代,他们两人是村里活得最滋润的一家。 这老人在以前是当地袍哥的老刀把子,还是铁砂掌的高手,建国后,袍哥组织被取缔了,但是在村里人眼中,老人依然是大人物,也没有直系子女,刘大厨把老头哄好了,居然也成了村里受人尊敬的人物。 这刘大厨人很聪慧,因为从小家里开饭店,也没有饿过,身体素质相当好,可以说根骨奇佳。在吃了刘大厨小半年的美味供奉后,老人就正式收徒,开始教授刘大厨练功,别的人都要下地干活,刘大厨却不用,除了上山打猎,就是在家做饭和练功。 刘大厨在插了一年的热铁砂后,突发奇想,居然请铁匠,打造了一个铁柄大铁锅,和铁柄大铁勺,开始练习吸收铁锅柄和铁勺柄的热量,这老人见到刘大厨想出这种练功办法,觉得有道理,也很支持,就把自己和刘大厨两人的田,都还给村里,到县城里开了个饭店,挂在食品公司下面,让刘大厨来掌勺。 刘大厨祖籍夏津,祖上做过朝廷御厨的,他爷爷和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