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阁录_第七章 驿站的不速之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驿站的不速之客 (第1/3页)

    襄信十五年,信王刘诞已悄然退居幕后,他逐步将朝中各项事务移交给太子刘澄,待太子熟悉事务之后,将择日登基继位。因此,年内太子刘澄正马不停蹄的遍巡各省各部,依父命准备接手襄国统治权。

    看着屋内一众兵部主官面带惊恐,毫无反应,太子换了个温和些的语气再次问道:“可知小王为何留下各位啊?”

    仍无反应。

    太子皱了皱眉头,正欲发火,婠站了出来:“小人斗胆回殿下的话,将小人和各位大人一同留下,可是因为殿下手中的公函?”看到太子的眉头闻言后舒展开来,婠心知已猜中大半。

    太子无奈的指指杨尚书:“你呀你呀,让小王怎么说你才好,中书院送回的这份公函我刚才翻阅了一会,函中所提内容颇有新意,中书院的批注也恰到好处,你部既有心为父王分忧,应早日提上日程才是。”

    听到太子其实是在夸奖自己,杨尚书松了一口气,应和着些自谦的话。

    太子并未搭腔,反而招手让婠来到跟前,问道:“小王对中书院的批注甚是好奇,函中所附策论乃是龙渊阁金牌校卫潘岳所写,我巡视龙渊阁时与此人打过交道,是个文武全才,他对阵法cao练颇有想法,但从贵院的批注来看,又确实是更胜一筹,不知婠学士可否给小王和各位大人推演一番?”

    婠也并未扭捏推辞,把在碑林与陈宥推演过的情形陈述了一遍,听得太子和兵部众人连连点头。

    “想不到中书院的学士竟对阵法cao练有如此见地,实属不易,”杨尚书忍不住夸起婠来,“襄国得此人才,必将国运昌盛啊,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太子对杨尚书的奉承之词只是敷衍的笑了笑,继而一反常态的陷入了沉思。婠和兵部众人不知道太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都相继沉默了下来。

    少倾,太子缓缓起身:“杨尚书,中书院既已送回你部提请的公函,应尽快转呈父王,早日推行下去,若再有耽搁,小王唯你是问!”顿了顿,“婠学士对你部新政见解独到,他日若有疑惑,应多多交流,共同为国家效力,可有难处?”

    杨尚书不愧是跟着信王一路闯荡过来的老江湖,他很机敏地听出了太子的弦外之音:“臣必不负殿下所托,只是……”杨尚书面露难色。

    “有何难处你尽管提,只要是小王能调用的资源,不会少你的!”

    “恕臣直言,婠学士如此精明能干,中书院又事务繁杂,怕是新政实施过程中碰到问题,她也无暇顾及我部事务啊,不知殿下可有良策?”

    杨尚书自打太子进门就被一路斥责,现在终于领悟到了点子上,太子的脸色也好看了不少:“小王知道了,容我回去想想办法,时候不早了,小王还要检视你部军备军马和驻防情况呢!婠学士,就不耽搁你的时间了,今日你的表现甚好,择日再去中书院拜访。”

    婠在旁听得真切,见太子已明令送客,遂向太子和杨尚书作揖告辞:“小人才疏学浅,是殿下和大人抬爱了,小人先行告退。”

    差事办完,一身轻松,刚来到宫城门口,婠就看到守卫拦着一人,且不说婠一眼就认出了被拦下的人,光听那洪亮的嗓门就知道是淮陵驿丞龚景。

    “我有要事进宫啊,跟你们说又说不明白!”

    “宫城禁地,请出示手谕或进宫文书,不得擅闯!”守卫牢牢地拦住了龚景。

    “我这来得仓促,没有携带进宫文书啊!”

    “那就请回吧,宫城禁地,不得擅闯!”

    眼看龚景和守卫的拉扯已陷入死循环,婠疾步上前解围:“龚驿丞别来无恙呀,何事如此着急呀?太子正在巡视,不便惊扰。”龚景也认出了婠:“我这确实着急,太子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