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35 内心强大的皇长子 (第1/2页)
坐月子是古往今来不可更改的传统,尤其是富贵人家,更是要坐满一个月,少一天都不行。。:。 阿照是慕扶疏亲自哺‘乳’的,又用了诸多大隋没有的东西。不管是偶尔过来打酱油的莲叶还是阿依帕夏,都没有亲手给阿照换过一次‘尿’布。 阿照穿的是和尚服,不开裆那种。有时候阿依帕夏或者杨惟爱提起‘尿’布是不是湿了的问题,慕扶疏都是叫她们‘摸’一下。这个时代的‘尿’布是不防水的,如果‘尿’了自然是要‘摸’得一手‘尿’渍,而她们一次都‘摸’不到,自然不会怀疑别的,只夸阿照聪慧,居然从来不‘尿’‘裤’子! 慕扶疏从阿照出生三天后,开始训练把‘尿’。一开始把不到,到后来十次能把到三次,直到出月子时几乎次次能把到。 ‘尿’不湿只有晚上能派上用场了。 事实胜于雄辩,杨惟爱不得不得承认在带孩子方面大娘强过她许多。 在月子里,长安开始下雪。就之前数年的天气而言,今年的天时还算好。虽然有些地方还是偏干旱,有了朝廷监制的水车,收成还是喜人的。十一月底下雪也适应天时,除了吐蕃,没有地方再有大的雪灾。 慕扶疏坐月子自然是足不出户。帝后不喜有人在跟前是整个大明宫都知道的,不经传唤,宫人是不能踏入内室的。除了上朝或者议事,三郎都是和慕扶疏一起照顾阿照,慕扶疏一有时间便进入空间,找寻做疫苗的办法。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天‘花’的恐惧是无法言说的,甚至对得了天‘花’的人也不敢说天‘花’,只说“出痘”。天‘花’的危害几乎堪比核武器。打个比方,若是长安城天‘花’流行,不出半月整个大隋都将感染大半,而就这个时代的医疗条件,死亡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最近一次的天‘花’流行是在十六年前,当时长安城几乎十室九空。慕扶疏一开始以为的王氏大开杀戒原来也和天‘花’有关:只要有疑似症状的一律屠满‘门’。 王氏这样做却是天人共愤,可就是这样残酷的杀戮。阻止了天‘花’病毒的蔓延。那一次天‘花’是大隋有史以来感染人数最少时间流行时间最短的一次。 慕扶疏通常喜欢未雨绸缪,既然想到了,就要去做。天‘花’病人难找。疫苗难做,那么就用最简单的牛痘,她相信凭借她超前的知识和空间水,牛痘接种一定能成功。 十二月十八。慕扶疏出了月子。 有着超前意识的大隋帝后,有感于大隋人民对皇长子的热爱和崇拜。决定在这一天抱着皇长子,在大明宫的宫墙上接受百姓们的朝拜。 和电视电影里演的不一样,这时候那种刺杀啊暗杀啊之类的很少,没有高来高去踏雪无痕的大侠。也没有高质量的弩箭。百步穿杨之类的更是笑话:大明宫宫墙外一大片空地,人藏在哪里? 上次三郎和慕扶疏遇刺真的是很意外很偶然,且是近身刺杀。他们站在宫墙上应该是无碍的。 十八那天。天气晴好,雪后的阳光照在身上有些暖。宫‘门’外已经扫的干干净净,大片空地上早早就挤满了人群。 说是宫墙,其实是一个类似瞭望塔的高台,得有十几个平方,站十来个人还是绰绰有余的。 因为怕帝后和皇长子着凉,高台四周用厚实的布挡了起来,只剩下南边一块,帝后和皇长子要在那里接受百姓朝贺。 因为午后比较暖和,因此时间定在了午时初刻。那些热情的百姓们一大早就来了,慕扶疏有些过意不去,让人早早准备了腊八粥,无限量供应。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是汉族民间流传着的风俗。在河南,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据说当年岳家军讨伐金虏在朱仙镇节节胜利,却被朝廷的十二道金牌追‘逼’回来,在回师路上,将士们又饥又饿,沿途的河南百姓纷纷把各家送来的饭菜倒在大锅里,熬煮成粥分给将士们充饥御寒,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随后岳飞遇害风‘波’亭,为了怀念这位民族英雄,河南民众每逢腊八这天,家家都吃“大家饭”,以示怀念。 腊八粥的主要配料是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 腊八粥和腊八饭一样,是古代蜡祭的遗存。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腊八粥又和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美食文化结合,称为养生佳品。还有一种说法: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菩萨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