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 不一样的结局 (第2/2页)
在捷……” 这一声大捷,将所有人的春困都吹走了。 立时的,街边各铺子的人都出来,几人聚到一起,东一簇,西一堆的交头接耳的打听着具体的消息。 没有一会儿,衙门的文书就贴了出来。 燕城大捷,达汗王被杀,二十万胡人兵卒死的死,降的降,而更重要的是,边关各将领趁着胡人虚弱之时反扑,不但夺回了被占之地,更逼的胡人九部朝漠北逃窜。 大齐边境五十年内无忧,不世之功啊!! 立时的,各茶馆里什么八卦消息都没了,只剩下大捷这消息,每个人都说的兴奋异常,如今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一般。 傍晚,阿黛一路回家,路上所见之人,俱是喜笑颜开。 “懒丫头,又让你说中了,我看你可以去街边摆摊算命了。”阿黛一进门,王靛就一脸喜滋滋的道。 “什么话,好好的女儿家,摆什么摊算什么命。”一边刘氏没好气的道。孟氏在边上也是笑呵呵的。 “爹呢?”阿黛问道,平日里她回来,爹都已经到家了。 “这等大事,你爹哪里还能坐得住?肯定又去了于老先生那里,快吃晚饭了,你去催催你爹,莫要真赖在人家于老先生家里。”刘氏道。 在刘氏看来,于老先生地位尊崇,平日里来往点还好,若是吃饭的时候还赖在人家那里,便有些失礼了。 “好的,我去看看。”阿黛说完又出了门。 古西湖旧堤,老柳树下。 阿黛到的时候,就看到自家老爹,县父母李大人,还有于老先生三人下坐在老柳树下饮酒。 一盘猪舌,一碟花生米,一碟香干,还有一条糟鱼,边上便是一壶酒。 三人均有些忘形。 自家老爹正拿着筷子敲击站碗边,发出清脆的击打声。 县太爷李致正则举着酒杯朝于老先生敬酒:“当浮一大白。” 于老先生边饮着酒边唱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声音苍桑却浑厚。 “老爷,您醉了,回去休息吧。”边上,于家的老仆于四海在边上劝着于老先生。 “是啊,醉了,该醉!臭小子,行啊,几代人没有完成的事情在你手上完成了,就算最后结局是个死,也值了!!!”于老先生哈哈大笑道,声音是真的痛快。 随后便跌跌撞撞的站了起来,由于四海扶着朝边上宅子里去,喉底却犹低沉的唱着:“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哀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阿黛明白,这是祭奠,祭奠那些死在胡人战争里的将士。 战争都是残酷的。 一边几个差人扶了李大人上了马车回县衙。 阿黛自扶了自家老爹回家。 路过街边衙门贴的文书时,就看到阮秀带着她那个丫头桑红正站在文书前看。 两人视线一交错,便各回各家。 而阮秀,此时心中却是说不出的滋味。 不一样了,这场战争今生跟前世不一样。 前世,当时,赵拓携屠胡十万之功,回来后就揭发出了恭王妃假孕抱子之事,随后就牵边到了阮家,而阮家一倒自又牵连出不少的朝臣,当时,胡人入侵,朝中之事纷乱不休,根本没法子齐心抗胡,而赵拓自回来后就被清流派举荐,转了文职,抗胡之事自于他无关,而这场战争是以和谈结束,为此,大齐连年贡奉。 可如今,赵拓携屠胡十万之功回来,就正对上了恭王妃放出来的谣言,便被皇上所忌,因此闲置了几个月,而等得胡人再入侵,又因着各方心思,赵拓被推到了风头浪尖的最前面,大体上就是让他做替罪羊的,没想到最后,居然成就了他如此不世之功。 不过,再不世之功又如何? 多次抗旨,又被栽上夺嫡之心,立功越大,死的越快。 阮秀长长一叹,前世,赵拓是京城所有贵女的梦中情人,便是她也不例外,只是命运捉弄人。 阿黛扶着自家老爹回家,王继善一脸醉意的样子自惹来刘氏的唠叨,不过王继善心情好,刘氏说刘氏,他自笑mimi的喝茶解酒。 入夜。 春风,潮声,月光,鱼灯,还有战场上消散不掉的兵戈之声入得梦来。 京城,天牢。 昏暗的灯亮,腐臭的气息,这里是九幽地狱一样的存在。 赵拓挺直着肩背坐在那里,他对面坐着的是于辅。 “舅舅,不要在为我奔忙了,我已死而无憾了。”赵拓一脸平静的道。 牢门外的一块牌子上写着,赵拓,大逆罪,三月三日斩首! 触目惊心!! …………………………R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