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24 说书人 (第2/2页)
轻言轻语,听着是佩服林家人的手段,实则 杨元心当下端起茶杯,挡住自己似笑非笑的神色,抿了一口茶,才问道:“jiejie这么说,是不相信是弟弟他碰巧救下了林家meimei” 她向兴国公夫人和武兴候夫人看过去,瞧两位娘家长辈也是一副将信将疑,于是问道:“娘和婶娘也是这么觉得么” 兴国公夫人和武兴候夫人闻言神色稍敛,一时没有回答。 倒是安悯公主神色不变,淡淡接了话笑道:“娘娘也说是碰巧可天底下哪有那么碰巧的事儿呢” 兴国公夫人和武兴候夫人才附和道:“我们也是觉得太巧了一些。母亲也是这么个意思。” “哦”杨元心思索一番,微微探身,看着安悯公主,目光又看过了自己的两位长辈,开口问道:“可林家meimei之前对我大弟弟也是有一番碰巧了的救命之恩的以您们的意思,这难道也是假的不成” 安悯公主顿时说不上话来。 若说杨广北和林宜佳,从前似乎真的没有什么牵扯。两个人又都是不爱聚会的,能够巧遇相识的机会都没怎么有过若说不是因为“救命之恩”,那杨广北为何会跪求三天求一个极为陌生的女子说不通的。 安悯公主曾经以为那两人定然私下有往来首尾,但让人探了很久都没有探出点什么来至于杨广北口中的“救命之恩”,她虽然怀疑,但还真无法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反驳。 安悯公主查不到,杨家人也同样查不到。 那两个人,真的像是突然间亲密熟悉了起来似的,之前完全没有任何征兆,也从未有人见过两人在一起说过话。 想及此,安悯公主顿了顿,缓和地道:“娘娘莫怪,我只是觉得,一次巧合是巧合,两次巧合未免有些太巧而显得不真实了” “也许这就是两人之间的缘分呢”杨元心漫不经心地道:“也不算全是巧合吧恩,正像那说书先生说的,若不是林家meimei想要一对白天鹅做聘礼,大弟弟也不会南下;若大弟弟不南下,就不会有回京路上的巧合救人有因有果,既巧又合,天意如此,不是么” 杨元心又目光淡淡地看向自己的母亲和婶娘:“娘,婶娘,您们认为呢” 杨元心这就是表了态:她不管事情是真巧合还是假巧合,她都相信了那说书人口中描绘的故事杨广北和林宜佳的姻缘是天定的,所有的波澜巧合之处,都不过是给这桩姻缘添了传奇色彩罢了。 安悯公主微怔,轻声应了“是”。 几人闲话了一会儿,安悯公主就同武兴候夫人告退,言明是往御花园中转了转,留下了兴国公夫人和杨元心母女二人独自说话。 没了外人,杨元心脸上也没了那种高高在上的淡然,露出些真实的不高兴来,道:“娘,宜meimei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您实话告诉我您知不知道我不信京畿之地能有什么匪患,也不信林家拉车的骏马会无故发了疯” 兴国公夫人也不太高兴,眼睛微红,道:“我哪儿知道那些娘娘你就劈头盖脸地来怨我大公子娶谁不娶谁,同我有什么关系反正我们这兴国公的爵位是靠着娘娘你来的,又不是祖宗传下来的。” 杨元心也反应过来是自己说话重了,忙安抚兴国公夫人道:“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咱们杨家握着西北几十万的兵马大权,本来就已经够惹人妒忌的了,怎么又在京畿之地弄出了弓箭来娘,那是军用弓箭谁家多藏几把搜出来给安个造反的罪名也是有的不是那刀啊匕首啊那些玩意儿” 顿了顿,杨元心又迟疑地道:“娘,那您觉得,这事儿三叔有参合么刚刚听您的意思,是意有所指” 说起了正经事,兴国公夫人也谨慎起来,道:“娘问过你爹了,你爹他也不能肯定是什么人在捣乱但娘娘你也是杨家出来的人,娘就跟你说实话大公子他怎么论都是长房长孙,是嫡出血脉,他父亲是袭过爵位之后,又是在战场对敌的时候牺牲的,从哪儿说起来都不能亏待他不是但杨家眼下呢,偏偏就他什么都不是” “我们这一房,因着娘娘得了爵位;而三房虽说是圣命奖励你三叔军功卓绝,但他却得了祖宗传下来,曾经传给你故去的大伯,本该是落在大公子头上的爵位娘娘你说,你三叔他会不会心存芥蒂”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