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回_第一零七章 意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七章 意外 (第1/2页)

    前世不曾想也来不及想的事。

    经历过前世痛彻心肺的错过与后悔,再遇冯伦,她确实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里面,让她愿意去亲近冯伦。不过,要与他结为秦晋之好,她还从来没有想过。

    她心心念念的只是如何让到京以后的日子能逢凶化吉。

    甘氏还在喜滋滋的往下说,“真好。离家又近。我若是想女儿了,走几步就能见一面,不像吴家婶子……咱家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再给二子、三儿都说门好亲,哦,还有浅云,哎哟,这辈子,我还求什么呢?”

    凤翎心意一动。

    如果京城来接,甘氏不想入京,她的亲事勉强能成为理由;而娘,亦能成为哥哥们的理由。

    或者,再不然,依照上世的记忆,冯伦会是永乐八年的状元及弟。将来进京,这门亲事会于成为娘和哥哥们的倚靠。

    “娘,如果,我是说如果,”凤翎小心翼翼的选择措词,“如果这些年来,爹爹在外面飞黄腾达,来接咱们去京城,您会去吗?”

    甘氏脸上的笑容一僵,低眸看看怀中的凤翎,眼中隐有惑色,又扬了眸子,沉默了一会儿,她才轻叹口气,“都十多年了……如果人心没变的话,会吧。”

    甘氏能这样想,说明甘氏真的和前世不一样了,这让凤翎感到欣慰。

    “如果……变了呢?”

    此话一出,凤翎立时感到甘氏搂着自己的胳膊颤抖了一下,然后变得有些僵硬。

    甘氏也这样想过。

    须臾。甘氏扬起嘴角,露出一个苦涩的笑意。“我也不怪他,世道艰辛。能活着总是好的。只是,凤丫呀,我总记得小时候爹爹守着娘流泪的情形,一辈子也不能忘……”

    甘氏的话没有说完,但却给出了凤翎想要的答案。

    凤翎在甘氏的怀里仰起小脸,微红了脸,笑道,“和阿伦哥的事,我听娘的。将来。如果有什么变故,娘就和我,和阿伦哥一起生活,我们会好好孝敬娘。还有哥哥,也都找个好姑娘,结门好亲。咱们在一起,只要努力,咱们也能过上好日子,不必倚靠谁。咱过咱的开心日子。不图谁多富贵。”

    甘氏放开抱紧她的双臂,看着她,先是疑惑,既而笑容变成了欣慰。“好,就这么说定了。娘啊,下半子就傍着凤丫和你哥哥。”

    “拉勾。永不反悔。”凤翎向甘氏伸出小指。

    甘氏笑着伸指勾紧。

    哥哥们从来就不是贪图富贵的人,对甘氏又一向孝顺。会像前世一样,娘要留下。哥哥们就不会进京。

    冯伦。

    凤翎在心里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有些感动的想起他曾经听似无心的话来:我最大的志向,便是找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做个教书先生,闲瑕的时候,便带着阿凤游山玩水,乐也融融。

    经历了前世的跌宕起伏,其实简单从容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就像现在的齐氏。

    除了甘氏,齐氏是这个家里最为凤翎高兴的人,第二日便自告奋勇的担起了媒人角色。

    冯先生当然满口应承。

    这是双方都合意的亲事,提亲相亲也就是过过场子。

    该有的礼数却一样也不曾少。

    齐氏很快找命馆算好了日子,引着冯先生上门提亲。

    依身份来讲,冯先生虽无功名,却是秦家村响当当的人物,冯伦又是童生,秦家这门亲事算是高攀。

    冯先生却没有一点儿托大,郑重其事的备了重礼上门,态度和蔼谦逊,处处询问秦铁柱与甘氏的意见,聘礼、婚仪也都答应得十分周道。

    这让秦铁柱和李氏都万分满意,甘氏更是不在话下。

    秦家自然欢欢喜喜的留冯先生用饭。

    齐氏再引秦铁柱、李氏和甘氏往冯先生的书院走走“相亲”的场子,在冯家吃饭,便算是完成了相亲之礼。

    不过几天,几乎全村人都知道凤翎要许给冯伦了。

    在乡里们半是羡慕半是妒忌的目光中,秦铁柱走路都大步生风。

    齐氏送去命馆的凤翎与冯伦的生辰八字,命馆先生以红纸批了个“上等婚。”

    齐氏给命馆先生封了个大大的红包,秦铁柱的下巴则昂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冯先紧接着便挑好了日子,上门放小定。

    请的是方圆百里最赫赫有名的“全和人”谢八姑引礼上门。

    谢八姑家有四世同堂,父母健在且身体康健,母慈子孝儿孙满堂,家里做着生意,不缺钱。本人又是个八面玲珑的,谢仪颇高又自拿身份,若不是村里有些头脸的,只怕是给钱也请不来。

    小定本是初约,于些小户人家来说,男方通常只备些薄礼意思意思便罢,真正的大礼会放在之后的大定送上。

    而冯家的小定就比常人重得多。

    光头面首饰就十二套,意为六六大顺之意;此外还有四季衣裳各八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