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九章 各人心思 (第2/2页)
七八糟的堆了大大小小十几个箱子。 不少看热闹的闲人正对着指指戳戳。 院里倒是清得很干净。 甘氏紧握着凤翎的手,身体挺得笔直,目光远远的投在门外的那堆箱子上面,居然露出一丝笑容。 悲哀又嘲讽的笑。 洛十一转头望一眼箫云,知道他也和自己一样,明白这个院里发生了什么。 洛十一并不热络于朝政,与朝中大臣走往也不多。但是还是知道秦尚书是皇上面前的红人,家有一妻多妾,女儿成群,却未能诞下子嗣。 如今,皇上拟颁限产令以救国库之急。这道旨意有些强抢的意味,洛十一自己也并不能苟同,但对于朝中大臣却是产生不小的影响。尤其像秦尚书这种后继无人的大臣。担心财产被不合理吞没也是有道理的。 秦家三兄弟与秦尚书酷似的长相,还有眼前这个即将定亲的女子。说明了什么,不言而喻。 一个飞黄腾达而始乱终弃的故事。 不知为什么。一看到甘氏强装出来的坚强和凤翎强要压抑忿恨的目光,洛十一的心情莫名的跟着十分郁闷。饶是他一向自负巧言善辩,此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种情况下,说什么都是白搭。 这时秦知文带着秦铁柱和秦显文匆匆进来,秦天江秦天海跟在后面,几人先向洛十一和箫云行礼问安。 洛十一才转了个笑容,微微颌首。 箫云向秦铁柱奉上贺礼,说了几句祝贺的话,洛十一又很关切的嘱咐浅云几句。问可有或缺的。 浅云答都己准备妥当。 洛十一便告辞,走的时候,留了两名暗卫供浅云差遣。 这阵子工夫,秦铁柱大概搞清楚出了什么事情,看着门外零乱的堆成堆的礼物和畏畏缩缩的站在门前的下人,秦铁柱的眉心拧成了墨团,面上的表情阴晴不定,不知在想些什么。 乍一听到秦天河没死,还当了大官。秦天江和秦天海都是喜出望外,可再听到说夫人派来的丫头嬷嬷,两人的目光又变得极其复杂。 罗氏嘀咕着将秦天江和秦知文拉到身边,压低声音嘱咐他不要多事。 秦天江则默默的站在齐氏身边。一脸同情的看着甘氏。 直到洛十一和箫云离开,李氏才探头探脑的从屋里出来,扑过来便拉着秦铁柱的手。一手指着门外,泣不成声。“他爹,他爹……你瞧见没?咱们家阿大没死啊。他没死啊,还当了大官了。” 听了这话,甘氏一手捂嘴,止不住哭出声来。 这时翠英和秦乐文、常欢回来。 秦乐文听凤翎说爹没死,并没有一点儿开心的表情,反而一脸愤慨的站在甘氏身后,嘀咕,“这时回来,早做什么去了……” 后面的话给秦铁柱一眼瞪了回去。 “爹,那……”罗氏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的指指门外,“我去请他们进来?那可都是大哥派来的……” “不准!”秦乐文跳起来,吼道,“什么狗屁!我管他谁派来的,敢欺负我娘,你敢叫进来,我见一个打死一个!” “他爹……”李氏又哭。 “都给我闭嘴,一边儿呆着!”秦铁柱大吼一声,缓了缓,再拍拍老妻的手,叹口气,“你先莫哭,我问问清楚再说。” 想了想,秦铁柱又向甘氏,叹口气,道,“叶儿啊,你也莫哭,容我先问问清楚,若,若是天河真的做出什么对不住你的事来,我答应你,第一个不能饶他!我是望着家里出个光宗耀祖的,了了我爹的一场心愿,可不是想养出个白眼儿狼!” 秦铁柱的声音高亢,掷地有声。 甘氏哽咽着不能答话,只是含着泪花拼命的点头。 午时炽热的阳光照射在秦铁柱发红的脸上,他圆睁双目,扬在身前的巴掌如蒲扇一般,像极了年画上的怒目金刚。 给人依靠,让人安心。 爷爷还是和前世一样,不多事不多话,却善良正直。 她和娘当然不会再像上世一样,由人摆布,但却同样因为此事而收获一份真心。又想及前世,爷爷不慎受伤而卒于进京途中,凤翎不禁有些泪眼朦胧。 若是爷爷还在,娘和哥哥们是否会少受些委屈? 浅云却是误会了她眼泪的含义,一手搂着甘氏,一手牵她的手,道,“娘,凤丫,我不想进京了,我留下来陪你,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们受欺负,多个人多份力,我也是娘的女儿。” 甘氏抹了把泪,才想说什么,凤翎己经抢先小声道,“姐,越是这样,你和二哥越要跟十一爷进京,而且越快越好。你得知道,户部尚书,是朝廷一品大员。” 即便今世娘和她不想进京,不想再跟他玩什么一家团圆的游戏,却也绝不能一无所有的净身出户! 娘要离开秦家,也要离得风光! 浅云的身份会给他们支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