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二二章 不眠夜 (第2/2页)
浅云想了想,点头笑道,“真要这样就好,我也不要什么赏赐,像凤丫说的,就跟太后要个和离的懿旨,恩……再要个大院子,把娘和哥哥们都接来,咱们一起,好不好?” 甘氏抬手拍拍浅云的脑门子,“你啊,本来挺乖的孩子,都被凤丫带坏了,想什么呢,满脑子的。亲还没认呢,就想赏赐了?”甘氏笑着摇头,“听娘的话,你甭管那么多,过好你自己的日子。你们都好了,娘才好。” “恩。”浅云没有再说,一边搂紧甘氏,一手握紧凤翎的手。 母女三人这才依偎着小睡了一会儿。 鸡叫一遍,甘氏便起床梳洗,还淡淡的上了些脂粉。 这些脂粉都是齐氏特意为她配制的,给甘氏增了不少颜色,也将前日脸上的疲惫遮掩许多。 而这天夜里,冯先生与兰先生捉奕到深夜。 二人的动作都很慢,根本是无心于棋局。 兰先生先下一子,问,“师的信,你打算如何?” “我能如何?”冯先生盯着面前的棋盘,苦笑,“我十年守候未有建树,恩师气恼也是正常。只是,他要的下半部人经……” 冯先生捉着白棋在手中来回揉搓,不落棋,也不再说下去。 兰先生却是明白他的意思,“你确定人经在阿凤姑娘手中?” “十之八九。” “既如此,你让师再缓缓,你于秦姑娘一有师恩,二来,你们又即将成为一家人。到时机成熟,你再对阿凤姑娘明言,向她讨人经一观,我想,于情于理,都不该是难事。或者,我去信替你向师解释,再缓些时日?” 冯先生摇头,“兰兄这话让我汗颜,我办事不利,还劳兄费心。恩师在信中己经说得清楚明白,人经一书,可以助我等复国。我如今己有部书的确切下落,又如何能因私人情感而多方推诿?至于你说的阿凤……” 冯先生停下手里的动作,很专注的盯着手里的棋子看了半晌,摇头又道,“也不通。你不了解阿凤,那孩子心思缜密、与别不同。我若猜得没错,只怕人经一书,她自己也不愿看,若非是隋风所留,恐怕她早将其付之一炬。” “为什么?这倒奇了。依你的说法,阿凤姑娘得隋风之物亦有些时日,这孩子又聪明的紧,怎会不加研读?付之一炬又是为何?” “你不明白,”冯先生的眼里闪过一丝犹豫之色,深深的吐了口气,才又说道,“我幼时跟在恩师身边,无意间翻见恩师的手扎,惹得恩师大发雷霆。而我偏偏又是个过目不忘的,那手扎的内容,我一字不拉的记得清楚,记载着隋风生平。” “隋风之初年轻气盛,又擅长面相之术,也不知他是如何算得,竟写出了一本记载天下名士功过的相书,取名人经。只可惜,恩师费尽心机,只得前面半部。前半部记得是警世恒言,权衡利弊得失,于咱们有利的,反而是后半部。” “后半部记载的是功臣将相?” 冯先生苦笑,“是。你说,若是在这些人气候未至之时杀之,天下于我,岂非探囊取物?” “如今皇帝龙体不安,所以师才逼迫你……” 冯先生笑笑,将手中的白棋落入黑棋中心,“釜底抽薪,背水一战吧。” 冯秦二家结亲,俨然成了秦家村的一桩大事,早早儿的,就有许多乡人围着秦家小院往里看,悄悄的谈论冯家会有多大手笔。 而冯家也不负重望,金银首饰、彩绢、杂绢面面俱到,排在红盘中,在秦家小院一字排开,给秦家挣足了面子。 乡人们看热闹的,道贺的,围在秦家小院里久久不散,直闹腾到才渐渐散去。 秦铁柱的脸上一直带着笑,似乎昨儿的事根本就没发生似的。 甘氏也一样。 洪福不敢怠慢,将这里的情况以及秦老太爷的意思一并修书一封,即令家丁快马加鞭帝回京诚给秦天河裁夺。 在秦天河未回信之前,洪福便在镇上找了家店住下,以为权宜之计。 一切好像风平浪静。 过了今天,凤翎就算正式许给冯伦,龙凤玉佩一人一半。 前世进京,再不曾看到冯伦天真单纯的笑容,是凤翎一生最大的遗憾,直到赴水寻短,她的面前依旧闪现冯伦俊逸的面庞。 如今,似乎就要弥补这个遗憾,她却为何感觉不到一丝一毫的欣喜欢乐? 凤翎呆呆的望着窗外,外面的热闹却怎么也到不了她清冷的心底。 所有的一切,再没有单纯甜蜜的味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