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零章 转机 (第1/2页)
第一三零章转机 凤翎起身去将门掩好,仔细回答哥哥们的疑问。 她原本想忘记前世,和娘,和哥哥们一起,幸福平淡的过完今世的日子,那么忘记隋风,忘记他留下的诸多秘密,无疑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 外公之所以选择将秘密深埋地下,恐怕也是想给她选择的权力。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冯先生的背离,爷爷的意外离世,却让秦家村成了娘心中无法抹去的伤痛。 而二哥选择留在京城,寄望于某一日的衣锦还乡,或接家人再聚,多少说明他心中的忿恨与不甘。 娘也不甘心,想夺回曾属于她的一切。 那么,外公隋风和他留下的东西,或许可以成为一无所有的娘的筹码 谁又知道,外公留下这些东西,还留给娘开启地下之门的钥匙,为的就不是这一天呢? 然而对于隋风生平,凤翎也只是道听途说,并不十分了了,所以只能为秦显文、秦守文大致解说。 既便如此,还是听得秦显文、秦守文两眼放光、啧啧称奇。 记得小时候,二人也曾带着仰慕听乡里老人讲诉着方士隋风呼风唤雨,将天下玩于股掌的传说,以为隋风仅仅是个传说,却没想到,他竟然就曾生活在自己身边。 还是与自己流着相同血脉的外公! 对于外公流下的东西,凤翎没有做太多的说明。她并没有完全明白那些类似图纸的东西是什么,但既然外公谨而慎之的藏着。必定有他的目的所在,哥哥们知道的太多。未必有益处。 她只是准备找个机会,取出来给秦守文细细研读。 她没有成为方士的资质。仔细研读这两本书的结果,只能是让她行事更加谨慎,心思更加慎密,对世事人心更加洞若观火。 希望能对哥哥也有所帮助。 因为进京,意味着哥哥们都将有一场大劫。 秦显文毕竟读书不多,没有什么大的反应,秦守文一听书名,差点没跳起来。 凤翎将食指比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秦守文会意。压低了声音却难掩脸上的兴奋,“我听冯先生不止一次的提过,还以为是失传以久的古书,却没想到我居然能亲眼见到。” 凤翎与甘氏相对苦笑。 既然对哥哥们说出了隋风,冯先生的事情就不能再做隐瞒。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得让哥哥们知道,人心险恶,进京以后,惊涛骇浪更是无处不在。 秦守文呆呆的不敢相信。他怎么也不敢相信,他一直以为人品高洁的冯先生,却是一直在暗处觊觎外公的人。 这时,翠英敲门来喊吃饭。 凤翎应了。再嘱咐哥哥们一番,此事切不可外泄,静观事态发展为妙。 隋风的事情会是个双刃剑。可能对他们有所帮助。亦有可能为他们招来杀身之祸。 秦显文、秦守文郑重的点头应下。 凤翎扶起甘氏起身梳洗一番,秦显文、秦守文心情也平复些。四人一起出门往堂屋吃饭。 整个早饭,秦天河只说过一句话:“收拾收拾。咱们后日动身。” 这句话只得到罗氏一个人的强烈回应,秦天河也觉得无趣,黑着脸随便拨了几口,便唤过青鸢服侍他漱口洗手。 众人也就跟着放碗。 甘氏和翠英默默的将拜祭秦铁柱要用的酒菜收拾好装在篮里。 秦铁柱生前总说南山的风水好,所以死后家人便也将他葬在南山,离外公的墓不远。 拜祭过后,秦天河说想要独自一人在墓前坐坐。 这时距离秦铁柱去世己有几月,李氏还是在墓前哭得快要晕了过去,怎么也不愿回去,便由甘氏几个陪着在墓前稍坐。 罗氏却是急着要回去收拾细软,还有秦知文的这年的束修,既然后面的课不能读了,李氏想去问先生讨些回来,能得多少是多少吧。 罗氏便和秦天江一起带着秦知文,秦巧玉回家。 秦天海和齐氏没什么事,便也跟着一起回去。 秦天河在秦铁柱墓前呆坐,难掩心中的哀戚。 对于秦铁柱,他的心里还是有着几分感恩。秦家的家境并不富裕,若不是秦铁柱的坚持,他亦不可能有今日。 在京十多年,他并不是不曾惦念家中,只是实在是太了解秦铁柱的性子,让他夹在爹与陆氏之间两头为难。 却没想到,有机会再见面时,己是阴阳两隔。 秦天河修长的手指顺着碑上一字一字的抚摸下去,想起父亲严肃中带着慈爱的笑容,他亦不免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你爹多念着你啊,时常跟我念叨,说他错了,早知这样,不如让你一辈子就留在身边。”李氏扶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