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六章 劝慰 (第1/2页)
瑞瑶又是一番冷嘲热讽,凤翎也懒得再搭理。 出了李氏院子,甘氏不免埋怨凤翎太过意气用事,说要候府真的接了巧玉的生辰帖子,又被李氏那边揪着不放可怎么好?毕竟现实就是,大户人家之中,姐妹同嫁还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甘氏还真有那份担心,才一直对李氏的话咬着不放,态度坚硬。 虽然有皇上赐婚旨意,凤翎未必就真的要把正室之位让出来,但这就像给人揪着小辫儿了,日日拎出来说一番,也是烦人。 凤翎笑而不答。 她对箫云这点儿信心还是有的。 对李氏那番话,半是负气半是劝诫。 秦天河若真听了李氏的话,往汝阳候府递生辰帖子,于巧玉来说,只能是自取其辱,对她的名声更是雪上加霜。 京城的圈子向来藏不住秘密,若再经此一事,巧玉这辈子只怕再难许个好人家。 只可惜,李氏不可能听进她的话;巧玉费尽心思,自然也不可能在看似出现一线曙光的时候放弃。 偏这日秦天河回来得还早,往李氏屋里请安,李氏趁机把早上的事儿添油加醋的说了。 李氏在他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诉巧玉怎么孝顺,甘氏凤翎怎么嚣张的不像话,怎么不把她这个婆婆、祖母放在眼里,又哭说当初答应了天江,会善待巧玉,再替巧玉寻个好人家。 又把己入土为安的秦铁柱拿出来哭一番。 秦天河头疼得要命。 李氏想把秦巧玉送去汝阳候府作妾的事儿,他早就知道。 苏阳弊案未结。多少双眼睛盯在他身上,为了避免横生枝节。惹人闲话,他不得不装回孝子。往李氏屋里伺候了两天,没少听李氏唠唠这事儿,不过当时他没怎么大往心里去。 跟甘氏只提了一回,她极力反对。他又府里府外两头忙,还真没什么心思管个侄女儿的婚事。 秦天河听得李氏哭得心烦,又想着甘氏必不愿应,若是真提了这事,夫妻之间少不得又是一阵唇枪舌战。 女儿己经要嫁去汝阳候府,他还真犯不着费这气力把个侄女儿也送去作妾。又架不出李氏涕泪交流,秦天河只好胡乱应了出来,往甘氏屋里打了声招呼,问了明日瑞瑶过八皇子府的事,听得甘氏说一切备妥,他点了头便径自往丁姨娘屋里去了。 反正自陆氏的身世被揭开之后,一直卧病在床,府里的姨娘们跟着噤若寒蝉,消停了许多;对于他歇在哪里。甘氏也就随他心去,并不多管。 他也就乐得自在,回来几天,都溺在两位新姨娘屋里。 谁知在丁姨娘屋里说的还是这事儿。 丁姨娘哭得梨花带雨。秦天河一句话没听进去,倒是给美人的娇弱姿态让他好生心疼,搂在怀里哄了一番。又唤蝶姨娘来奏了一段琵琶,也劝了一回话。才再让美人展颜。 丁姨娘闹着要他责罚大小姐,秦天河没理她。倒是蝶姨娘的一席话让他心里活动不少。 蝶姨娘说:“反正老夫人乐意,堂小姐将来怎么样,谁也怪不到大人头上去。若是大人执意反对,难免无端得背上个不孝的罪名。奴婢听说,汝阳候不是圣眷正隆么,大人何不借此做个顺水人情?横竖也就是遣人往汝阳候府送个帖子的事儿。咱们再陪些厚礼,汝阳候府就没有不乐意的道理。尚书府与汝阳候府的关系,哪有怕更近一层的道理?” “再说了,将来万一小姐在候府受了委屈,身边也好多个吹枕边风的人不是?于咱们尚书府,也是大有好处的。” 细想之下,秦天河觉得蝶姨娘的话确实有道理。 正巧汝阳候世子着人递来拜候帖子。 午时刚过,箫云过府问候甘氏,顺道向秦天河辞行。说是有事要先往苏阳,又转告汝阳候的话,让秦天河这边事情处理完后,即向皇上请旨,返回苏阳。 秦天河应下,又客套了一阵,终于没忍住向箫云,说是要择个吉日着人把巧玉的八字送到汝阳候府,又说只是侄女子,汝阳候府简单过个妾礼也就是了。 秦天河对着箫云“呵呵”一番,“世子爷英华盖世……” 话未说完,目光落在箫云冷得跟冰块似的脸上,秦天河立时察觉到气氛不对,这个冰山世子爷好似老毛病又犯了。 不由微微愕然,“世子爷……” “大人想抗旨?” 箫云的唇角斜向上挑,露出半个笑容,落在秦天河眼里,倒像极了要吃人似的表情,加上“抗旨”这顶大帽子,惊出秦天河忙连连作辑,“下官断断不敢,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