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写下去的作品二(转世为狐初始版) (第6/6页)
,我就叫张丰明。” 狗儿在一旁叫道:“大哥,还有我,我姓文。”没有想到这个黑皮小子居然姓文,郑年笑道:“你就叫文勇辉吧。” 狗儿也大声叫道:“好,我就叫文勇辉!”三个少年都哈哈大笑起来。郑年是在得意,他把两个好友的名字安在两人身上,叫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 三人喝得大醉,直到醒来之后,才发现房里已经收拾过,只不过没有怎么动他们三人,而是把他们并排放在地上。 三人醒来后,郑年给他们两人一套衣物,要他们在厢房里的澡房清洗了一下。 果然如他所料,两个少年,一换衣服之后,黑的显得精神,白的显得文秀,各有特色,一看就不同于一般乞丐。 得意洋洋的三人走在大街上,郑年对两人说道:“你们对这苏州府熟不熟?” 文勇辉笑道:“当然熟,不熟怎么去骗人,怎么好随时跑路?” 郑年笑道:“好,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看一看附近有没有好一点的宅子,不要很大,要舒服像个家。咱们兄弟得有个家身对不?” 张丰明喃喃念了一声“家”,眼睛都变亮了。看到他的样子,郑年笑道:“丰明,你的愿意是干什么?” 张丰明说道:“我的愿望就是有一个家,然后娶妻生几个儿子。” 文勇辉在一旁说道:“我的愿意也是这样,有一个家,生好多儿子。” 郑年哈哈大笑,他理解他们,对于终年游荡在外的乞丐加孤儿来说,没有比“家”更吸引人的了。 三人来到城西的一处宅子里,看了看,见这宅子约有三十亩地大小,有一个花园和一座不小的湖。如常见的苏州房屋一样,里面画阁楼台,柳树荷花,非常的漂亮。一问价钱,才要一千两银子。后来,在文勇辉的侃价之下,以九百八十二两成交。 交割完之后,三人一阵欢呼,跑到宅子里面转了一圈,最后丢铜板选中东厢房做为三个的住处。 这宅子一共分为四处厢房,分别分为春夏秋冬。三人所选的是春院,三人都肚子里没有多少货色,虽然觉得这名字好像有点不对,却也没有多想。 郑年要给钱给哥俩,他们却坚持说身上还有银子,大丈夫不能随便要别人的钱两。郑年只得作罢。他回到明文涛的住处,告诉他自己已经卖了一套房子,要他住进去。 明文涛看他的样子,先是不信,后来他连地契都拿出来,明文涛才发现眼前的这个少年,实是不同凡响。 明文涛搬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春院的名字改为风来阁,同时要三人,天天花一个时辰,跟他学习文字。 第二件事,他就是慎重的跟郑年提出,要郑年叫他大哥。郑年先是不答应,爷爷说了他必须认明文涛做主子的。后来经不过明文涛的再三要求,便答应了叫明文涛为大哥,并且声明,明文涛不得再在外面结义比他年长的人!也就是说,郑年可不想莫名其妙的变成老三老四。 郑年答应后,于是文勇辉和张丰明两人自然降到了老三老四。 郑年告诉明文涛飘香酒楼是自己的产业后,明文涛马上答应找机会跟知府大人提一下。这苏州府的书生,不时会有一些诗会,宴会什么的,与知府大人见面的机会倒也不时还有。 再加上有了飘香酒楼的财力支撑,早就学识满腹的明文涛所需要做的,就不是在那里死读书了,而是得结识人物,打开名声,尽量让更多的人记住自己。 第二天,文通辉和张丰明,就带了明文涛的信物,回到他的老家,却把他老娘接过来一起住。 郑年所做的第二件事,与其余三兄弟意见一致。因为他们都是小农思想严重的人!那就是收购土地。 这年代土地的价钱,是五到七两银子一亩,明文涛通过官府,买下了苏州府西山处的一大片树林荒地。因为那里是山坡地带,树林也没有多大用处,所以只花了五千两银子,就买下了约有五万亩大小的一块地皮。 郑年到那土地旁看了看,觉得它背靠高山,左依长河,实是一块很理想的安营扎盘的地带。 这个,当然是当笑话说的。郑年几人都胸无大志,当个富家翁,就心满意足了,甚至当官都没有想过,哪里有别的雄图壮志? 明文涛不懂农业,接了明母回来的老三老四虽然懂一点点,却也不知道这土郑年如何利用起来。 郑年当然可以利用起来。开荒,梯田,果树种植,马铃薯,红薯,稻米,都可以种植。 不过,现在他还不急,现在他手里有钱,又是太平盛世,无须为粮米担心。因此,他也就是通过老三老四,召集了一些愿意做工的乞丐,让他们在自己的田地里劳作。劳作的成果,五成归郑年,五成归个人。 这些乞丐本来一无所有,一时之间,有了地,有了可以养家糊口的法子,自是欣喜不已。再说,郑年虽然要了他们收获的一半,不过,这一个比例,比起行情来说,是偏低的了。 所以,这些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当下就满口答应下来,只渴望着过个几年,自己也可以和别人一样,安个家,娶一房媳妇。 这一切,都是郑年一人在张罗,其它三兄弟,甚至都没有开口问过他田地的事。当然,这也是他们所潜意识中的大丈夫思想在作怪。 明母是个很慈爱的人,而且为人通达大度,这一点明文涛与她十分相似。所以,她来了还不到两个月,就成了四兄弟共同的母亲。特别是老三老四两个孤儿,几乎完全把她当成了亲母亲。 现在的日子对于郑年来说,是很幸福的。有家人,有钱,也有土地。 他现在的要求,除了扩大再生产之外,就没有别的了。 有钱,有闲,又没有了后顾之忧的郑年,又开了二家飘香酒楼。同时,终于联络上了苏州知府,使他成了飘香酒楼的股东之一。 于是,现在郑年除了吹吹清风,在明文涛的逼迫下看一些书本,几乎可以说是无所事事了。 当然,表面上他是很忙的,毕竟他要打量四家飘香酒楼。可是,这对别人来说很忙的事,他只要吹一口气,用根草化出一个分身来,就全部解决掉了。当然,以他的法力,这分身是有限的,只能是三个。现在三个酒楼,每处一个,他能用的分身,几乎都用完了。 不过,这分身的事,也是其它人所不知道的。他们都以为这些人是郑年请来的大厨和管家。只是偶尔,对于郑年有了这么多事,反而过得如此之悠闲,百思不得其解而已。 有时候,郑年会觉得,世上最舒服的,便是妖了。简直是占尽世间所有的好处嘛。 第七章 郑年对于自己现在公布的兄弟们面前的形象,有些不满意了。因为他显得太嫩了,包括府里的丫头,都对这个二少爷,没有一点非份之想。看到他最多是摸摸他的头。 这对于情窦初开的郑年来说,有点儿难受了。所谓饱暧思*,虽然他现在思得还不厉害。但这处境,也得慢慢转变不是? 因此,郑年的计划就是,尽快让自己成熟起来。最迟两年,他要成长成一个帅哥,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哥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