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三章 迟了一步 (第1/2页)
晨曦微露,昨夜的露水将街道地上青石板,浸成湿漉漉妁片。 街边早起的商贩,已经作起了开市的准备。位于城北的金吾后街东边的文府,大门吱吖一声被人从里面打开。 顷刻间,从里面出来一辆青幔马车。 车的两旁不仅有身着黑色铠甲的侍卫守护,车厢前面还有一名长相颇为英气的婢女随行。 只见她们朝南一路驶来,到城门处遇到了士兵要例行检查。 “这是文尚书府上的马车……”番莲从车辕后头跳下来,走到那城门守卫跟前,递上了事先准备的帖子。 那军官舀过来一瞧,果然是文府的人,忙上前套近乎。 “最近城里城外都不甚太平,这位夫人路上可得当心点。”说着,他便点头哈腰地将帖子送还给番莲,。让人给她们让出一条道来。 车辆重新启程,舒眉在里面听到,心里不由琢磨来了,忙叫来随行的黄统领询问外面的情况。 “那行追查葛将军的凶犯,还未捉到吗?”担心留在府里的儿子,舒眉忙不迭地跟他打听。 黄统领一拱手,朝里面的人解释道:“林将军已经将通缉发了下去,若他们还在金陵城内,定是跑不掉的。” 舒眉点了点头,心里暗忖起这事的蹊跷之处。 没一会儿,她便将番莲召进来询问。 “…···你知不知道,他惹了什么?为何被人下如此狠手?” 番莲顿了顿·想起找人打听的情况,遂凑到舒眉耳边,将内情讲述了一遍。 舒眉听后大吃一惊。 原先,她以为了葛五后来从军,归在邵将军的麾下,来京城定是跟南楚有来往。没想到那人却是被人一路从燕京追过来的。 想起宁国府的众人,舒眉跟番莲问起芙姨娘母子。 “你离京的时候,可知道他们的下落?” 番莲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夫人这是在打听七爷娘俩的去向。 “宁国府一家回到沧州后,七爷便进了族学。后来,四爷跟太夫人虽然回了京,芙姨娘跟七爷倒没有跟去。说是要守着老国公爷的坟冢,不愿回京了。” 听了她的讲述,舒眉不禁为芙姨娘叫好,暗道:这女子果然是明智之辈,知道燕京已非久留之地,没必要跟着去趟那摊浑水。 “五姑奶奶的病情如何了?没什么后遗症状吧?!”她问起郑氏处处维护的齐淑娆来。 番莲忙答道:“都治好了,正因为这样·那女人后来让人去治了竹述先生。有了人求情,爷最后才得以被放了出来。” 舒眉心里暗暗感叹:这高氏好算计,如此一来,顺理成章就将竹述先生师徒互相捆绑了。 不过,爹爹口中的先生,应该不是这等容易被人算计的人。 怎么他们一个二个,都败在一妇人手里。 这不合理啊!里面会不会有外人所不知的隐情? 舒眉正在琢磨,就听番莲继续说道:“竹述先生清醒后不久,秦姑娘就被宣进了皇宫。她的父亲也跟着升了官,成了礼部尚书······” 原来如此·舒眉倒时能想象得到,高家笼络秦父的用意。 舒眉不由想起自己拜师的那天,在撷趣园里·竹述先生特意为祖父安排的祭礼。 短短才几年,一切已经物是人非了。 她不觉有些伤感。 突然,马车在道边停了下来。 舒眉朝番莲望了一眼:“出去看看,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番莲领命出去了。 大约过了半盏茶的功夫,她又钻了进来:“夫人,前面道上似乎发生了一些状况。黄统领过去处理去了。” 舒眉点了点头,靠着车厢壁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没过多久,外面倏地传来争执的声音·舒眉神情一凛·顿时坐了起来。 “再出去探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番莲应了一声·跳下了马车。 这回,等了许久·都没见对方回来禀报,舒眉有些纳闷。她忙戴上面幂,撩开窗帘将头探了出去。 前面确实有群人围在那儿,似乎在争执什么,黄统领跟番莲都在那儿跟人理论什么。 舒眉不由蹙起眉头,心里暗道:“这都是什么事啊,劝架的人怎么跟人争执起来了。”想到这里,她回过身来,吩咐丫鬟徽墨下去,给番莲她们传话。 接着,徽墨也下去了。 舒眉掀开帘子的一角,在车厢里头密切注视外头的动向。 谁知,就在这时,排在她们后面的马车,等得有些不耐烦了,调转马笼头打算朝旁边的叉道上绕开。 那车夫在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