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51 宋地江潮 (第4/4页)
jiejie吵得太烦,就随口让她赶紧去组,不要再缠着她。 结果,因为她这一开头,坊里的各种团会五花八门全都跳了出来,数也数不清。 最小的团会甚至只有一个人。 而坊里最大的会社就是她的讲唱社,足足进了三千人,连她小蕊娘也参加了。 许jiejie本来谁也不认识,也不出门去玩。大娘子忙的时候,她就经常一个人在季家小院里唱歌。但坊里好多jiejie哥哥们,路过老街时都来找她玩。 她安排的每一次社团活动,经常是全坊十分之一的坊民参加,十分之三的坊民亲情协助。 就算是季三哥和坊里哥哥们,他们一起出去捕渔打劫都没这么热闹。 东南西北四个坊全都等着观赏。 就连驻马寺里的佛典佛祭,和尚们都会请许jiejie的讲唱社去表演。 ——这样两位出色的jiejie,她怎么能和她们相比? 她有自知之明。 她cao船不快不慢,采珠不多不少,坊学的成绩不高不低。 她在家里说话时,就连爹爹mama都没空听,更不要说在坊里了。还有,她最羡慕地就是许七jiejie,许七jiejie一个人呆着,也能和自己玩得开开心心。 她和大娘子两个人一起玩,她照旧很高兴。 等大娘子没空陪她时,她想找人玩的时候,永远都人愿意陪着她。 许七jiejie绝不会和她小蕊娘一样,会害怕没人和她说话,没人和她玩。 而且,她太小了,再过三个月,她才能满十岁…… 那两位jiejie,都已经订亲了。 “公子说,他在大娘子面前是万死的罪。但毕竟还是有一点,以往是从不叫大娘子伤心的。他自问,这些年来唐坊里的事除了大娘子开口,他是从不多说一句的——但外人却未必如此。” 季青辰一挑眉,知道王世强说的是: 楼云刚到东海就要扶季辰虎上位,和他王世强比起来,这位国使大人才是不得不防。 “回去和你家公子说吧。我只盼着,他以后对我唐坊的事,也能和以前一样不多问一句。这样,也就算我和他没有白结识这一场。” 左平听着,觉得她的语气平缓,并没有多少深怨的样子,不由得暗暗欢喜。 他刚才也只是说句客气句,大娘子回的也是客气话。 开坊后,公子手里拿着最要害的几十个码头仓库,只要是坊中大事,她都会主动找他商量。 他犯得着去多说一句? 但现在,左平只盼着能在她面多说几句,他才能替公子开口相约: 最好能和以往一样,约个晚饭后的时间,让公子在坊外的海滩上与她见上一面,两人能平心静气地把以后的事情说上一说: 比如陈文昌退回画像的事, 比如江浙海商打算向陈家提亲的事, 比如楼云此人在泉州收受蕃商赠送的夷女美人,还曾经被言官弹劾,所以万万不可相信。 更重要的是,扶桑内乱后,唐坊的打算是什么? 因为这些年的金砂供奉,韩参政府中,当然有她季青辰的名字。 韩参政当然会希望这类供奉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更何况现在主和派中没有一位重臣能与韩参政相提并论,她不可能不知道。今日她夺回唐坊产业出一口怨气就罢了,难道还真要和福建海商联手? 要是惹恼了韩参政,她此生都无法踏上大宋之地。 黄纲首是不好意思追问的,公子只要和她见一面,说上几句,却能大约地猜测出来。 公子也想当面劝劝她,他自然会为她在韩府中周旋,不至于让她为难,但如果扶桑太乱,她要迁回坊民,还是迁到他明州去吧…… 去了大宋,不需要担心被扶桑人欺负攻打,她的两个弟弟季辰龙和季辰虎,未必一定要得这个坊主之位。 在明州蕃坊里,蕃女们出头和官府打交道的事情也很多,也更容易让官府放心。 她如果想让李海兰或是让许淑卿续任坊主,让她们学着安排坊民们在本地定居,安排他们以后的田地屋子…… 在明州城,他也可以帮她一把。 却又听她道: “从此以后,我与他,也不必再见了。” 长街寂静,远处海面上传来的曲声已经消静,唯有月光静谧…… 波光荡漾,渔娘们分食了泥炉里烹煮出来的鱼糊杂菜。 她们轻摇着千条平底渔船,随波逐浪。 在水浪声中,她们不时回首,仰望着五艘相连的甲板上。 月光下有十六乐伎管弦同奏,佳音佐酒。 船板上的宴席里,楼云为主,坐在正位。副使秦从云及属官三位、王世强、陈洪纲首七位左侧做陪。 右边的客席横案后,式部丞和藏人将同为平氏族人,皆是少年英俊。 他们同时举杯,向大宋国使劝饮。 一曲琵琶声悄,宾主尽笑,式部丞趁醉而起,在美人手中讨得玉萧,启唇轻吹。 吹得正是那一曲听而难忘的《望江潮》。 他的调中里难免有音拍错漏,林窃娘微微一笑,以目示意,乐伎中另有两位持萧美人吹起阵阵潮声,与他相合。 只听得三潮叠浪,浪去涛回。 海面一百余三艘大宋海船上,无数离家的大宋船丁、水手,也在这曲声中靠着船弦倚坐。 同望明月,梦枕江潮。 外围唐坊坊丁手中雪亮的钢叉,仿佛也被萧声中的绵绵潮水所染,抹上了钱塘江月下的柔美银光。 萧声渐渐低去,似有若无,仿如潮退空空。 席上众人相视而笑,正有些意犹未尽之感,一缕清亮的鱼哨声便在此时,蜿转而起。 有海中明兰,站立在小船船头。 她用哨子轻吹起了跳跃的短音,献曲于国使座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