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87 寺中变乱 (第1/2页)
寺中古树连影,宽檐斜伸。 殿阁之影倒映在山泉灌入的浅水沙洲间,幽远宁静。 后寺里有十七座客居。 三年前,曾经就是她在寺里供役的地方。 她沿着水面沙洲上搭起的一条曲折木板小桥,熟悉地认着路。 姬墨却回头看了空空的寺奴寮一眼,犹豫道: “大娘子,要不要在此地安排一二——” 她脚步不停,摇头微笑。 姬墨的意思当然是要在此地安排人手,埋伏暗算那些准备进驻马寺的楼府家将。 刚才一路上,她已经把祭场里遇上楼大的事告诉他了。 “他们会先召泉州僧来引路。泉州僧既然已经被我安排的寺奴拿下。他们反倒要在这里疑神疑鬼,‘浪’费时间呢。” 她没心思去多想困在桉树林的楼大。 姬墨不需要问,也知道泉州僧早在她的监视下。何时拿下只是看她事先的安排。 她当然不会和国使来人公然作对,否则想迁回大宋的坊民要落籍只怕有麻烦。她只要拖住楼大他们的脚步就足够了。 在离着客院最远的边缘,她不急不慢地带着库丁们行走。 山风水影间,看得到水对岸的座座扶桑客居。 十七座院落以宽木板桥相连,风景各异,处处也是灯火通明。 院外的宽板连桥上,还不时看得到穿着丝缎壶衣的高级‘侍’‘女’举灯走过。 客居里面居住的客人。都是附近封国里来寺内奉佛寄居的贵族‘女’子。偶尔,那里也会有远至平安京城的世家姬君入住。 这些在佛前日夜念经的青‘春’‘女’子,即使是在扶桑国这样不用太守礼的边夷国家中。她们往往也有一份不能对外人道的伤心事难解。 所以她们才会愿意暂时抛却家中的父母和众多‘侍’‘女’‘乳’娘,只带着几个家臣仆从,不辞辛苦而来。 避入空‘门’,想求得一片净土。 ‘侍’‘女’们披在身后的长长束发,倒映在水面,又被手中的莲‘花’佛灯映照。水面泛出了乌亮带暗金的光‘波’。 这光‘波’在水中散‘射’,点缀出片片金黄光晕。萦绕着客居里的处处佛阁。 而这佛阁金像,被笼罩在驻马寺的深山雾绕里。影影绰绰。 有如佛‘门’七宝楼台。 而在寺外,生番们为了保住山林的兽角战鼓声,扶桑山民为了开荒烧林的搏命厮杀声,不绝于耳。 这些呐喊。仿佛只是佛陀梦中的回忆,是凡间蝼蚁自相残杀的争鸣。 “你们找一处空的客院藏起来,现在客院必定没有住满。” 她吩咐着。 在眼下,十七座客居里面算是寺中最安全的地方。 僧兵们没有召唤是绝不可能进入。就连寺奴们也只有跟着寺奴寮主才能随时进出。他们会按照贵客们要求,替她们安居居处、用具、饮食,安顿家臣‘侍’‘女’。 “我去空明大师的佛斋里,见过法止僧官,然后在大师面前上一柱香就回来。” 她一脚拐上了通向中殿的宽桥。 木板桥没有护栏,只在水中木柱上钉上了相连的桥板。 高僧们的佛斋建在了中殿附近。姬墨他们不熟悉路径,所以无法避开中殿的僧兵们。 他们也就无法按她的命令先行进入佛斋,找到空明大师的亲传弟子。 按原来的计划。姬墨本应该在为她上了一柱香之后,向空明的弟子法止和尚讨要她的信件箱。 待她上山后,她会在空明大师面前,亲手把这些信烧尽,让它们都随他而去。 …… “大娘子,寺里的僧官们都在中殿上议事。原来去佛斋的路上都是僧兵——” “走这边就行了。” 虽然姬墨没有办成,但对她而言。驻马寺太熟悉了。 她打量着中殿的灯火,直接作了判断: 只要再过了水对面的两处廊桥,拐向一处宽板桥,就可以绕开中殿了。 丝毫不会惊动僧兵。 姬墨紧随在她身边,知道她在寺内早有安排,但仍然有些担忧。 “大娘子还请小心为上。” 泉州僧在寺中呆了不少日子。因为老宋僧的关系,他们当然和空明大师的两位亲传弟子最亲近。 谁知道那法止僧官是不是已经被那位楼国使收买了? “不用担心,法止僧官今天并没有和泉州僧接触。” 她突然笑语。 “什么?” 他还没来得想清楚——她是怎么突然知道这个消息——她脚步一停。 隔着一处水面沙洲,她望着桥对面的黑暗中,双手轻击。 掌声轻轻,他便听得前面水岸桥上,也传来一声拍手声,与她遥相呼应。 对面有人。 她微微一笑,便向姬墨点了点头,道: “前面没有僧兵。” 姬墨知道,对面应该是来接应她的寺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