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评战国四公子篇(下) (第1/1页)
二.楚国春申君黄歇 春申君黄歇一直被后世的人认为是四公子里个人能力最强的一位,但为人自负,门客最多也最奢侈浮华。作者采用的直描的方式“头,发,眼,脸,鼻,嘴等各部分的细致体征”把一个赏乐中的春申君黄歇写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听到消息后黄歇采取的行动,听到门客朱英禀报后说出的判断的准确都体现了这位楚国权臣的绝顶聪明。最后两句话中“不能不防,也不能不去了,…以为我黄歇是怕了谁来,…我倒要看看,何人设此惊天之计,又有何谋!”又明明白白显示了他的极端自负。其中门客朱英对春申君委婉的规劝没有起到多大效果的描述也暗合历史,历史上楚国的国舅李园准备刺杀黄歇,朱英提醒黄歇注意李园的动向,但黄歇没有理会,前去王宫奔丧,在棘门受到李园刺客的伏击,当即被斩头,命丧棘门。 三.赵国平原君赵胜 平原君赵胜被后世的人认为是四公子里相对平庸的一位,为人贪但忠君,容易因小失大。可能是因此作者给的笔墨较少,但却暗藏伏笔。和平原君相关的著名的典故包括“杀妾谢躄”和“解围邯郸”,而作者恰巧安排出场了一位宠妾“暖儿”和在“解围邯郸”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门客“李同”。和赵王的一席话既体现了平原君赵胜的性格也从暗中衬托了李同的不凡见识和能力,让读者对今后“暖儿”的境遇和李同的表现充满期待。 四.齐国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田文一直是战国四公子里最受争议的一位,他的礼贤下士和本身的才能不必多说,但最受非议的是他的没有立场。他先想去秦国任职,后“鸡鸣狗盗”逃回齐国任相,后又逃到魏国为相伐齐。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作者又是从何种角度来塑造的呢? 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先是从门客冯谖的眼里来看睡着的孟尝君是如何的英雄迟暮,却又笔锋一转,以鱼肠剑的出现衬托出主人的精明警醒和雄风犹存,最后一句“此等热闹,又怎能少了我一人?”,尽显孟尝君的豪士本色。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孟尝君睡觉时都剑不离身”这一细节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孟尝君这一历史人物的性格的判断。作者曾说过“不能用现在衡量黑暗的眼光来看待那个时代”,孟尝君先秦后齐又魏,有其个人性格的成分和历史的原因,不能简单的说他不忠不仁、反复无常。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体现了孟尝君性格中一个很重要的成分,(用句现代的话说)“缺乏安全感”,这种性格可能伴随他一生,也使他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生存法则。最受争议的人物最容易成为最出彩的人物,也希望作者在后面的文章里能为我们展示一个有血有rou的“非一般的孟尝君”的形象。 从信陵君魏无忌到孟尝君田文,四公子的出场有主有次,有详有略,有明有暗,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读者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细细体会。四公子的登场只是本文一个小高潮的开端,还有更多的历史人物,更广阔的历史画卷等着我们欣赏。 最后替作者小小臆想一下,如果有一天,这本书能够出书,如果有一天,这本书能改编成电视剧,会有更多的读者,更多的观众来和我们一起欣赏这幅画,领略这本书。。。 (完) 注:以上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主观臆测,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 本人回复: 期待中终于看完了上下两集的长评,不得不感叹的说一句,基本可以算作是我肚里的蛔虫了。。呵呵,莫介意。 每个作者的观点与文笔不同,有人将历史写成穿越,而我,则想将穿越写成历史。所以,桥段与冲突当然各不相同,有很多臆想与文艺加工的成份,而各主要人物,我却想真正的抓住脉搏,还大家一个鲜活的战国之人。 一个人物的个性建立,是相当微妙及反复的事情,而且每位读者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往往在你未曾发现的笔墨之中,便会隐藏着我精心构筑的小小伏笔或交待,在往后的文章之中,才会觉得顺理成章,增强了代入感。 sword基本完整的分析了四大公子的前世今生,以及我的描写用意,绝对的到位,属田文的评价最为精彩。 当然还会有一些其它的微小埋伏没能提及,比如朱英用20个蚁鼻钱便收买了春申的传令兵,可见其聪明有余,其实对手下是管束不力的,这也是日后被李园反主杀害的病因之一等等。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想将这本书越写越好,前期的烘托与伏笔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我一直笔耕不停的意义所在。 再次感谢,能从这么些细小的地方品出味道来,并将之与书友共同分享,可见,我们都是认真的人。再一次的充满了动力。要好好写下去,以酬知己。 长评打赏送上,莫嫌弃,这种愉悦是多少银子也换不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