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请婚得圆有情人 (第1/2页)
赫儒依从来没有这么惬意过,这种惬意是在心底的对爱情的享受。 她常常对金元吾说:“我现在是从四品的大官了,可怎么办?” 金元吾就说:“姑娘,娶我可好?” 两人常常这么开着玩笑,可两个受过伤的人谁也不敢迈出那关键的一步。 第二年春日,由京郊试验田种植成功的一些作物就在京城和京城附近的三个州府推广了。也如中所说,军属优先享受了这为数不多的待遇。 每名军属之家,国家都允许他们无偿开荒每人次五亩荒地,即家里有一人当兵,就可开五亩荒地,两人当兵就可开十亩荒地,荒地的使用年限是五年,五年后若不续租,则被国家收回,分给新的军属,新军属对已开荒的土地使用年限则变成了三年。征兵工作是在第一年的秋季结束的。结束之后,所有[无][错]军属就可在指定的地方开荒,一个月后,由当地衙门携同司农署共同验收荒地,合格后方可记录在案。第二年春季,各地司农署官员根据已记录在案的地形、土质和面积,为农民免费发放了各式种子和秧苗。 享受权利的同时,军属们也要尽相应的义务,就是收获后,军属要负责将身边的人带动三倍。即如果开一亩荒地,就要在第二年准备出三亩地的种子。其实,军属这样就不太能赚什么钱了,但是。最优厚的一点就是,有兵入伍的人家国家会免除他们的很多税收,如粮食税、人头税等。这才是最大的诱惑。 赫儒依为此十分感叹。这些比她想象中的要严苛、复杂许多,在现代是没有农业税的,老百姓土地是自己的,种地的一切产出都属于自己,农业税更是免了十几年了,当兵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不会涉及到什么兵税。只要你有头脑,赚的钱就是自己的。可在这古代却不同,自己的产出要上缴大部分。而百姓的要求却简单到温饱就可以。诚然,现代的国家有其他税收,有国企、有军工、有各种债券,古代就只能凭借各种税收赚钱。国家没钱了。就想着增加赋税、徭役,压到百姓实在承受不住了,就要揭竿而起。这个想法她在给皇帝的奏折里提过多次,就是想让百姓多方面致富,让国家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而不该只看税收到底收多少。 改革不在一朝一夕,不能一蹴而就,赫儒依脑中只有一些浅显的观点。只有有了整个朝廷的支持,她的观点才能不断被细化、被推行。所以,不管是“一村一品”还是军队改革,赫儒依只是提出了观点,并给予了一部分的实施方法,而具体施行都依赖于整个朝廷的官员。可以说,赫儒依给的是骨,其他官员就是帮助她在骨头上贴了筋与rou。好在这些年大燕国风调雨顺,国库充盈,以现有的存粮来看,支撑军队三年之用不成问题。 京城与临近的三个州府气候与京城相近,所以试验田第一年种植出来的东西,这京郊四州府就直接受益了。 这年,司农署忙的出奇,上到司农赫儒依,下到每一个小组长,都是在京郊四州府与试验田中来回奔波。同年,京郊试验田建了一座拦河坝,拦河坝的建成,让试验田里的养殖、种植更上一层楼。 第三年,“一村一品”的范围再度扩大,全国又建成两座拦河大坝。 转眼间,一村一品已经施行三年了,赫儒依也进入的二十二岁的“高龄”,在大燕国,二十二岁的女人都可以有第二个孩子了,可就因为她曾经的遭遇,谁也不敢提这件事。 张氏是一直知道,自己的这个女儿向来有主意,所以她也不会催。但是张氏比谁都看得清楚,这么多年,金元吾对赫儒依的感情。 赫儒依的生日是在冬天,京城肆虐的雪花终于让金元吾鼓起了勇气,向秦太医和张氏提了亲,可说是提亲,却是请求让他入赘的。 张氏心中是满满的感动,一个男人,抛下了所有尊严,就因为心疼这个女子,宁愿入赘,也要对这个女人实心实意的好。 入赘是什么?就是以后两人生的孩子都要跟随着女方的姓,要入女方家的祠堂,这个年代,有几人能做到呢? 赫儒依也为了这场婚礼,特意找了皇帝,寻了恩典,被赐了婚。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 婚礼全程由赫儒依策划,毕竟是她“娶”人家进门。 一曲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赫儒依穿着御制的大红官袍,把金元吾娶进了门。 这时的金元吾已经成了大燕国首屈一指的药材大王,南来北往之药材,十之五六都要经过宁寿堂的手,而“金鹤”十全香更是占据了百分之百的国内调味品份额。金元吾在北二路上买了一个大宅,这是去年年末买的,几乎花掉了金元吾所有的积蓄,里面亭台楼阁、水榭湖泊,一点都不比丞相府差。而这时,金元吾把这全部的家当都当作了“嫁妆”,和他一起,进了秦府。 还有谁会取笑他是入赘的?他的实力,若不是真爱,整个大燕国,能与他一脚高下的能有几个? 悯郡王妃孔铃兰及一众与她要好的姐妹为赫儒依伴乐,赫儒依边唱着歌,边牵着金元吾的手,慢慢的走入了大厅。 没有一拜天地、二拜高堂,赫儒依和金元吾各自向宾客讲着两个人相爱的历程。 赫儒依说:“在我还小的时候,你一直宠着我,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是你一直陪在我的身边。我就知道,此生此世。除了你,再不会有另一个人对我这般好,我就知道。这一辈子,除了你,再不会有另一个人这样对我百依百顺。金元吾,我赫儒依今日在此起誓,无论贫穷与富贵,无论健康与疾病,我将一生一世尊重你、疼惜你。直到我们白发苍苍,我依然会对你好,我将永远照顾你。不离不弃,请你给我这个机会。” 金元吾自打被逐出家门,很少会流泪,可这天。他不知道自己流了多少眼泪。或许这辈子都没这样过,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原来,男人也可以流下感动的泪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