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赤血遗谋篇 第卅柒章 赤血疑云露端倪 忠jianian难辨试来使(进) (第3/4页)
别属于三个地方官员管辖,并称京畿三辅。大鸿胪是分管诸侯及民族及外交事宜的官职。 “是关于祭祀大礼的准备,以及几日之后将要抵达的匈奴使节团的迎接安排。还有匈奴国的国书。但这些都不是要紧事。”皇帝说罢,凝重的环视了一下堂下诸人。 “可是我们并没有渠道足以去洞悉先机,不过微臣的肯定的是,在观礼的人群当中,有几个类型我们的特别注意,”孔丞相上前答到,“一是王家外戚,二是各路诸侯,三是匈奴使节,四和五是…” 这一句话并没有说完,但是葶苈已经知道孔丞相要说什么——傅太太后和暗中奉上《尉缭子》的人。 “孔光,说点寡人不知道的。” 其实孔丞相所言看似浅显,其实重点却不在势力,而在这诸多势力错综交织之下要谋的这个局面。 “要谋一事者,不外乎内、外、名、变。内是指内部情况,皇上登基不久王家外戚把持朝纲却久长,从皇帝位太子时,就是最大的阻力,而当日为了安抚,皇上并未罢免王家一门军侯,其中以大司马王莽一系,看似态度暧昧,实则是心腹大患,若大祭有变,这内患和内力,来自于王家。而外,是指外因,匈奴使节此时来朝,除了浑水摸鱼外,更多的应是有里应外合之嫌。名是指凡是必师出有名,而这个名头,依微臣看应落于各路诸侯王,虽然现下局势难以理清,但臣敢断言,若贼子欲乱朝纲,名必附于淮北三王,其中尤以中山王皇上最应注意,更也难说诸侯中恐有投机者,或欲倒戈王家。所以局势明朗,王家为蛇头,莽为脊椎,诸侯为眼,匈奴为牙。环环相扣。”孔光一口气将局势剖解的干干脆脆。 “那变是指什么?”皇帝此时坐正了身子。 孔光说到:“变或指对皇上利害兼备的东西。一是昨日已经名言这奉上帛书尉缭子之人必有党羽,这看似给我们鸣镝示警,但是动机是否是渔翁之利,尚未可知,但从中获利的机心是必然的。不然忠义之举何妨开诚布公?二是皇上的娘亲血族,难言举动是否得宜啊…” “母后和太太后尚还好说,要让他们不动,亦不十分难。”皇上说到。 “不,皇上,微臣认为丞相的意思似乎是指,田忌赛马。” 父亲一句话,风云暗涌中已经暗示,大祭当日,傅太太后和赤血党间,必须有一番周旋。这事儿应该告诉国为吗葶苈内心思量着,仿佛不应该,因为国为一党人所谋的事情,目前也不知是否在于颠覆朝野。 “你们这些老臣子说话大多故作高深。葶苈你来解释给寡人听。” 葶苈有些呆住了,今日谋的都是大局,并非细节,怎么有自己说话的分。迟疑之间,看了看众人。 父亲沉默不言,董贤笑眼待闻,庞秋然则是盯着他。 葶苈有些犹豫的站起来,对皇上说到:“臣愚见,不知丞相是否是这个意思。皇上现在手上能用的是四匹马。而对方也有四匹马,加上暗处的那党人,也就是说皇上是以四敌五。田忌赛马的核心是‘取君之下驷与彼之上驷,取君之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那么便可避其锋芒稳赢其二,但与真正的赛马不同,皇上的这下驷若然调配得益也不一定会输。” “王嘉,后生可畏啊。你给我养了个好帮手啊!”孔丞相笑到。 “却是好谋略,”皇帝沉吟着,不停的转动着眼珠,脑内一副沙盘已然成型,但仍是在上座左右踱步,“但何以见得一定会赢?” “这一点是秋然肯定了我得想法。秋然你说。”庞秋然,似乎也有些惊讶,如此大谋于堂的场面,庞秋然也是没想到有自己说话的分。 站起来深吸了一口气到:“因为七胜一败。” 庞秋然接着说到,语势磅礴:“皇上乃天子,王家若欲篡夺是为贼,行事必有掣肘,此为名胜;自古天然血亲相连,诸侯中自有勤皇者,而王家联络之诸侯实则因利而聚,此为道胜;皇上换防布军可有圣诏,王家只能暗中行事,如今洞悉,化暗为明,皇上亦可提前应对,此为武胜;皇上治下,并无乱像民祸,贸然掀起战乱,民生必定哀怨,此为治胜;武帝之后,匈奴内裂,南北对峙,而我大汉长治久安,此为外胜;皇上善纳良谏,崇智过武,而王莽自恃文武全才,为人刚愎,此为文胜;自吾皇登基以来,朝野中虽各有党派,但三公收其二,军士收一半,此为人胜。所以依草民看来,皇上基业已然稳固,此时欲反者,必败。” “好!”此论一出,不止皇上觉得心里有了底,而王葶苈也不禁拍案叫绝,若论势谋者,他是不如二哥的,这论调不禁坚定了皇帝行动的信心,更是从七个方面统筹了现下的己方资源。 “那么我们从什么开始做起。” “蛇打七寸!”孔光、王嘉、葶苈,庞秋然四人异口同声,脱口而出。说完之后,王葶苈看了看父亲,对自己头来赞许的眼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葶苈心头一热,从未感觉跟父亲如此接近过。 “具体点。”皇帝似乎想让臣子们肯定他脑中那个想法。 “自帛书起,”王嘉道,“皇上可先一纸调令,让京畿附近的军士全全换防驰援边境,一可威慑匈奴截断使节退路,二可将京畿附近的王莽可用的军士仅剩王获一部。然后三道令牌,一暗两明,第一道暗令宣真定王、淮南王、定陶王在大祭期间负责京畿附近的守卫,三者皆为诸侯中勤皇势力,而又可互相牵制;第二道令牌,令淮北三王在大祭其间代国躬耕酬谢上苍,民力凋敝之下,他们必定解甲归田,而中山王本就没什么部队;第三道令牌,自大祭起宵禁长安明为全民祝祷,实则控制暗谍。最后便是查出帛书的端倪,以罪来控诉王获,而三路大军齐到,王获不敢不伏诛,而这点恰恰是现在最难的。” “那么王嘉调令一事,你来草拟。三道令牌的事,丞相负责,其一务必要坚定勤皇三王的信念,要做什么你吩咐我配合,暗中行事,不可高调;其二务必要令淮北三王心甘情愿的代国躬耕;其三可以外城可以交给三辅去统筹,内城,我还是更相信商陆。只是不知道他好没好。”说完看了一眼王嘉。 “犬子定当赶回。” “皇上,微臣不知是否可以补充父亲刚才的话?”葶苈看了一眼王嘉,王嘉并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