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家媳_三百二十七 北戴河疗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百二十七 北戴河疗养 (第1/2页)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多么的无奈,而又有多少人能够有机会在父母有生之年认识这件事呢!这件事,是在江敏真正见父母的时候,才真正感觉的,这才多久没见啊!一年多吧!

    为什么她觉得父母苍老的这么的迅速呢?并不是他们的生活有多么的不如意,事实上,江恒水夫妇已经成为了当地顶顶有名的江老爷子,江老太太了。受人尊敬,子女孝顺。可是这些终究留不住岁月的脚步,他们在慢慢的衰老,什么都无法阻止。

    “爸、妈,你们最近好吗?”江敏笑着问道,拉着mama的手,然后和大哥、嫂子打招呼,大家都相互问候,江敏不能表现自己觉得父母大家状态不好,因为父母会觉得悲伤,因为大哥和嫂子会觉得自己在责怪他们照顾的不周。没办法不是吗?作为女儿唯一能做的是让他们身体健康,让他们今后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快乐。

    江家的聚会又因为冯志彬夫妇的回来开始了,罗祥、村里的书籍王清,还有会计荀鹏,这些场面上的人物都了,这次还有江敏的朋友龚翠夫妇,赵广兰两口子,他们也了,左邻右舍,知道他们回来的人都了,当然还有最新搬来这里工作的冯志彬的一些手下退伍兵,在江敏的老家这里,兴建起了许多的工厂,例如嫂子的酒厂,还有几个私人的粮食收购站,也有人在这里开起了饭店和旅店,因为每秋天的时候,外地来收粮食的人很多,没有人再能像江敏那样保证他们的收益了。

    这里可以这样繁荣,完全是因为这里的粮食质量非常的好,而且交通特别的便利,道路畅通,距离邻县的铁路也不远,完全可以运全国各地。而这些原因。带动了这里的经济。当然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江敏意想不的地方,是冯家的祠堂,因为它现在实在是太火了,已经从冯家的祠堂变成了大成寺。那里的香火鼎盛,每天都有不少去烧香拜佛,整个村落都烟雾缭绕。还多了许多的僧侣和佛像,大殿也扩大了。还多了后殿,哦……速度惊人。不知不觉那里竟然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

    永远不要怀疑信仰的力量,尽管经历了十年的禁锢,但是佛教几千年的历史沉积不容觑。它是压不住的。江敏记得自己还有两卷旧佛经来着,也许可以拿来当镇寺之宝。

    其实这次回来,是因为冯志彬和江敏都想家了,这次回来先江家,江恒水很有心的把冯金柱和玲他们也接过来团聚了,这样也省得当天冯志彬在回去。冯志彬见自己的父亲和侄子侄女非常的高兴,给大家分完了礼物,是坐在一起唠嗑,老人家不懂部队的事。更不懂生意上的事,问出来的话也驴唇不对马嘴,但是冯志彬和江敏都很有耐心的听着。最让人忧心的是冯金柱的耳朵开始背了。江敏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冯志彬心里的悲伤。父亲老了,他也无奈。

    在家里待了几天,江敏发现,只要辈儿的人要忙,老人们每天要做的事是看电视。吃过饭之后坐在一起聊天。冯金柱也好不哪里去,他那里也有工人,也有人做饭,不用cao心水果的买卖,因为江敏都给他安排好了。这的确让老人们很清闲,但是也让他们过于清闲了。

    江敏想了几天,提出一个计划,先和冯志彬了。这个家伙想都没想同意了,北戴河去旅游。现在去旅游,还是一件新鲜事,如果去别的什么名胜古迹,那几位老人不准还真不会同意去,但是如果是北戴河的话。他们一定想去,因为那是主席去过的地方,江敏时候曾经听过好多‘神奇的’传。比如主席是多么的神奇,在水里游泳的时候,不动都不会沉下去。这算是神迹吗?江敏不会游泳,但她觉得似乎也见别人这样做过。总之,他们那一代人向往的地方。

    戴河自北向南流淌,汇入渤海,北段为北戴河,南段为南戴河。尤其在北戴河段,这里海岸线长达22.5公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每年最高气温超过30c的天数,平均只有7.6天。如今,北戴河是河北秦皇岛市下辖的一个区,距离北京不300公里。优良的气候条件、便捷的地理位置,使北戴河成为避暑的好地方。

    一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