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二:沈英篇(四) (第1/2页)
孙景耀死后,二meimei的心也跟着一道死了。她毅然决然的扔下了一府的事,去了尼姑庵,从此清灯苦佛,了度余生。 待蒋家众人知道时,二meimei连头发都已削去。老爷一气之下,病倒在床,养了将将三个月,才有些起色,从此之后,连女色之事,都不大能提得起兴趣。 都说母女连心,杜姨娘一听说女儿年纪轻轻入了佛门,急得当场就晕死过去,醒来后,人便有些不大对劲,总记不得刚发生过的事。 那时我正忙着沈家的事,并未跟着大爷一道去京城。只听大爷回来说,二meimei说她这辈子罪孽深重,唯有皈依了佛祖,才能洗去一身的罪孽。 我听了,不由的泪水涟涟,泣道:“她是解脱了,那府里三个孩子,可怎么活啊” 彼时,小曹氏已经上吊死了,孙景耀的姨娘高氏坐完月子,奈不住寂寞,扔下孩子跑了。去了哪里,无人知道。好好的一个府邸,七零八落,只剩下轻风带着三个孩子,日子过得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元青目光深深对着我道:“原本二叔,大meimei府里都想把孩子接过去的,只是没料到,孙府的人不同意” “孙府的人谁啊”我惊道。 “你怕是想都想不到,正是那孙景辉”元青叹息一声。 “居然是他”我愕然抬起头。 “没错。正是那孙景辉。他说孙家有房有粮,自家的孩子为何要让他人去养。并不顾众人的反对,把三个孩子养在了他的名下。孩子到底姓孙。我与二叔他们商议了半天,也只得应下” “他难道不恨” “人都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恨,再怎么说,那三个孩子也都唤他一声大伯。他又是那样的人,养在身边,等将来老了。也算有个后。” 我后来细想了想,也许这样的结局对孙景辉和三个可怜的孩子来说。才是最好 老爷太太知道此事后,倒也没说什么,只连连叹气。 去年,我入京。特意让大meimei陪着一道去庵里瞧了二meimei。 长年吃斋念佛的生活使得这个曾经明媚的女子苍老了许多,眼角已布满了密密的皱纹。 她见我们来,面色倒还平静,问了问家里众人,又问了问她的孩子,听说都平安,便没再细问下去。 我们想说与她听,她也不愿意多听,只说她在佛祖跟前给亲人们念着平安经呢。不能分心。 我们见她一切都还好,又无甚话可说,坐了片刻。往庵里捐了些香火钱,便只得离去。 未料到,临走时,她居然问起了四meimei的近况。 我们捡了些重要的说与她听,她听罢,眼眸深深道:“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情,是没听了她的劝”说罢。头也不回的便走了。 我不由暗下深深叹息。 人啊,都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再后悔又能怎样 我一脚踏进院子,就听见杜姨娘尖着嗓门在喊:“我没有早饭吃,你们不给我饭吃,我要到老爷,太太跟前告状。” 丫鬟们见我来,纷纷围上来,个个脸上都是委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屈。 我也见惯不惯了,摆摆手,示意她们散去。 “姨娘,你不是刚刚吃过饭吗,怎么又忘了。今儿我特意交待厨房给你做了你最爱的桂圆红豆粥,你还跟我说香呢”我上前扶住杜姨娘,一边哄,一边道。 “我吃过了”杜姨娘呆呆的望向我。 “吃过了啊,我看你吃得香,还让丫鬟给多添了半碗”我替她把用在耳边的一缕头发,别在耳后,轻声道。 杜姨娘混沌的眼睛转了个圈,想了半天后,微胖的脸上,慢慢的绽放出一抹笑意。 她看了看我的脸色,陪笑道:“瞧瞧我这记性,又忘了。又劳大奶奶跑这一趟,真真是罪过。” 我淡淡一笑道:“以后有什么事,别跟丫鬟们闹,她们知道什么姨娘好歹也是个主子,传说去,没的让人说姨娘你,容不下人。” “是,是,是大奶奶说得对。”杜姨娘应得颇为迅速。 “姨娘歇着吧,前头还有事情要忙,我就不陪姨娘说话了” “大奶奶,我跟你一道走吧,今儿我还没给老爷,太太请安呢,这么没规矩,他们该说我了” “姨娘又忘了,刚刚在归云堂,姨娘还走在我前面呢。”我说的极为坦然。 杜姨娘刚刚迈出的脚将将收回,她茫然的的看着我,眼中似有疑惑。 “姨娘连我的话,都不信了”我适时的补上一句。 “我嗨,人老了,真的不中用了,这前脚才做的事,后脚就忘了。那大奶奶你慢走。”杜姨娘默然片刻道。 我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