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四章 郑国公府 (第2/2页)
看着那方世玉走到第三个案几前,先是垂眸静立不语,直至目空,然后深深呼气一口,缓慢吐出。 这才提笔,先蘸浓墨,又复蘸清水。 一落笔,便是绵延不绝。 只见字字相连,竟是一笔而就。 众人大惊,仔细凝神看去,却是愈看愈是心惊。 只见笔画之间,墨色沉着,淋漓氤氲之气如春雨扑面;白处虚灵,又似燥裂秋风,韵味无穷! 字迹婀娜飞逸,一篇写完只觉是犹如游龙出水,云烟飘动一般。 “竟然是狂书!”那中年文士摇首不可置信,“前朝自含之大师离世后,这狂书真谛便失于世间——没想到,方少东家竟然会写这狂书!” 明思有些纳闷。 据她所查阅的资料,并无草书之记载。没想到前朝便有了这样的书法,听那文士所言,好像还有些了不得。 周围众人也面露惊色,望着这小小年纪的方少东家面上皆是不置信的佩服之色。 狂书乃前朝高僧大德含之大师所首创,一面世便惊动四野。 可含之大师却敝帚自珍,只偶尔流出一幅真迹,引得民间哄抢珍藏。 前朝覆灭后,本朝重道轻佛,含之大师也不知所踪。 这狂书也慢慢湮灭在历史中,只有少数的典籍中有所提及。 明思生于闺阁间,她的这些真本事就连四老爷也多有不知,所以父女俩也并未就这些深谈过。 所以明思并不知晓这段历史。 而席间众人却大多听过这狂书之名,含之大师之名也是多有所闻,此刻听中年文士一点破,大家心中皆是震惊愕然。 就在大家讶然静默之时,楼梯处传来一阵脚步,“待老夫看看——果真是狂书?” 抬首一看,只见一中年华服男子身后跟着一个年轻公子,后面还有个其胖无比的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三人从楼梯上缓步而下,气度却是不凡。 那礼部尚书家的二公子笑道,“原来是郑国公,难怪能得这第一。” 郑国公扫了他一眼,微微颔首不语,众人闪开一条道,他直接走到案几前,目光一对上那副字,面色便凝重起来。 看了半晌,轻轻点头,抬首看着方世玉,“方少东家竟有这等本事,果真是真人不露相啊!” 语气虽还有倨傲之气,但言下也有赞许之意。 郑书远看了那字,面色也露出信服之色,朝明思含笑颔首。 明思还了一个颔首,笑答道,“在下也就这字能拿出来见一见人,若论别的本事,在下可是万万不及诸位。郑国公之才学,在下更是望尘莫及。” 郑国公心里不过是一股不平之气,见这方世玉如此上道,且有这等本事,心里那气也就散了。 再怎么说,此人也是太子殿下钦赐的“义商”,自己也不能太过。 闻言遂哈哈一笑,“老夫说话算话——拿笔墨来!” 掌柜赶紧亲手捧了笔墨跟着郑国公到那墨宝墙前,郑国公取了狼毫笔,蘸墨挥笔疾书。 片刻即成。 从怀中掏了小印出来,印了印泥,便盖在诗末。 明思一直含笑在起身后,表示尊重。 却在郑国公那私印落下之后,心中蓦地一惊。 红红的印章落下四个篆刻阳文小字乃是“玉山信印”。 玉山? 这两字好像触动了某些记忆。 明思转首朝阿刁望去——当年阿刁曾说过那名男子曾对他母亲说过,他的名字叫宇山…… 大老爷名讳纳兰宇山,却并非阿刁要寻的那人。 那这玉山分明是郑国公的表字——难道? 阿刁这些年岁习了些字,却还未达到能认这篆字的程度。 只看了一眼,也未在意便转过了头去,不再注意。 郑国公落了墨宝之后,转身笑看明思,“老夫于书法一道也算下了些功夫,不过今日见了方少东家才知后生可畏。不错,不错!” 明思按捺住心中犹疑,“郑国公谬赞,在下哪里能受得起。小店今日能得国公亲眼,实乃三生有幸。” 一旁掌柜捧了托盘奉到郑书远跟前,郑书远拿了那vip卡,朝明思温润一笑,“方兄弟莫要谦虚。别的不论,只这书法一道,大京中只怕少有人能及方兄弟高才。书远也是甚为佩服。方兄弟若有暇,也不妨来寒舍坐坐,书远必定扫榻以待。” 明思听郑书远这番话,心里也轻轻点头。 看来明柔看人的眼光的确不错,这郑书远毫无豪门公子哥儿的倨傲之气。 温文尔雅,很是君子。rq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