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双喜再临门 (第1/2页)
大龄女出嫁,格外喜庆 安英的女红做个绣还可以,做嫁服却是太粗糙了。而吴氏的女红更不行,偏蓝氏又正大着肚子将要临盆,只好差了秋菊和乐云过去帮着张赵氏,给安英做嫁服。 这之前,蓝氏已经跟乐云绣好了一面开屏,是送给安英的嫁妆,这下便宜了文陵。 这样一来,家里麦收的事情全压在了老张头的身上,安平把鱼池和菇屋的事全都交给了周一丁几个,他则团团转着又帮老张头收麦,又帮安英买东西,忙前忙后,给安英额外置了许多嫁妆,看的安民和吴氏直瞪眼,这么有钱,怎么不给他们买个什么东西呢?! 而蓝家庄这面,也同样忙的脚不离地。 文陵的爹娘身子没有张赵氏夫妇那么康健,做起事来有些力不从心,家里大儿夫妇都在镇上开酒楼,二儿在酒楼里做跑堂,三儿又有公差在身,家里只有一个二儿媳,事情哪忙的过来? 文陵娘正愁着,蓝文有跟方氏已经拐着小包袱从镇上回来了。小店暂时交由张宇管着,那小子粗中有细,做事有一套,他们放心着呢。文陵成亲,他们怎么可能不回来帮忙?小包袱都带回来了,打算住上十天半月的呢。 蓝文博也从酒楼请了几天假,跑回来了。一家人忙活着准备婚礼要用的东西,给女方的东西,吃的,用的,拟名单,算银子,请里长,还要把文陵盖的那个小院儿里里外外打扫一遍,贴上喜气洋洋的红喜字。 家里自从文陵升了官,文有开了酒楼。文博去做了跑堂,就没再缺过钱。现在又刚刚麦收完,粮食也满了屯。蓝家办起婚事来,手头阔绰的很。 这同时,蓝氏已经到了临产期。不论怎么算,她是不可能参加文陵的婚礼了。 文陵大婚这一日。为防着蓝氏随时都要生产,安平会在老院儿呆一会儿,等新娘子被迎去了蓝家庄,再在蓝家呆一会儿,不过午就会回家,光秋菊在家他不放心,只能参加一半的婚礼表示表示就行了。 而乐清乐云几个孩子则可以全程参加文陵的婚礼。 这一天。乐清乐云乐渊姐弟三个天不亮就起床跑去老院儿了。看安英漱洗打扮,然后又跟着几个大人忙着团团转。 安平仔细的叮嘱了秋菊和蓝氏,又托了隔壁新水,和菇屋那边的大生,这才放心的去了老院儿。 一番忙乱过后,天色渐亮,许多看热闹的乡亲都围在院外说说笑笑,一些小孩子来回跑蹿打闹,等着一会儿新娘子走的时候好分几块糖果吃吃。 新娘子要离家时,纵是成亲的喜事。心里也难免要不舍伤心,毕竟是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今日之后,家这个词代表的就是另一个地方了。乐清乐云和乐荣这时候都围在安英身边。陪着她说话,逗她高兴。 很快,外面响起了锣鼓和唢呐的声音,迎亲的队伍来了。 迎亲队请的是镇上最好的,喜服,乐器,都是崭新的,吹曲儿的都是老艺人,调儿格外的喜庆高昂。文陵高高坐在马上,头带新郎官帽子,身上斜挂着大红的绸花,笑眯眯的,英武神俊,看的许多媳妇姑娘脸都悄悄的红了。 迎亲队伍等在院门口,经过一些约定俗成的礼节,终于将新娘子请出门来,惹的周围看热闹的都伸长了脖子,巴望看一眼新娘子盛妆的美丽模样。 乐清乐云和乐荣几个跟在安英身后,忙着向周围看热闹的小孩子发放糖果。 万修林挤在人群里,笑嘻嘻的朝乐清伸手:“今儿你可有大餐吃了!!多给我几块!” 乐清一见到这人,就没好气,狠狠往他手里拍了几块糖果,扭身往旁去了。 文陵笑嘻嘻的上了马,朝众人抱抱拳,迎亲队伍便敲锣打鼓的往蓝家庄去了。一些爱看热闹的,遥遥跟在后头,一直跟出村去。 送走了新娘,张赵氏这里也并不轻松,还要收拾狼藉的院子,迎接不断进来的亲邻,等人凑齐了,再一起去蓝家庄吃喜宴。 文陵带着队伍稳稳当当的到了蓝家庄,早有人等在他的新院门口,一见新人回来了,赶紧点上早已预备好的鞭炮,噼哩叭啦的响过之后,有人迅速的在院门口摆了火盆,又有人在马车下摆了鞍凳。 又是一系列风俗礼节,新娘终于进了屋。 她一进屋子,院外凳时热闹起来,婆子媳妇孩子和一些半大的青年都在吵着要糖吃。方氏跟孟氏一人抓着一只盘子,挨个儿人的分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