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 两年 (第2/2页)
起。 豆腐本就是发源于她家,童枝儿打出童记豆腐摊的招牌,便是有不少的人过来买。除了卖豆腐,童枝儿也卖之前在县里的营生,比如说,花生、绣品。 除此之外,还有童珠儿设计的首饰。 这两年来,她通过自学与摸索,加上瞻仰周芸娘的那些极品首饰,已经能够设计出大方美观的首饰。虽然卖的不多,可毕竟是对童珠儿很好的鼓励。 而童家,童知信将自家的三十亩地挖成了荷塘,里面种上了莲藕,水中放养了鱼苗。 一到初夏的时候,层层叠叠的绿色荷叶十分的繁茂,童知信在荷塘边上搭了一个亭子,亭子里布置了有石椅。 每到夏天的夜晚,这里就是童枝儿几个姐妹最喜欢来的地方。 凭月赏荷,迎面清风,水中影月,波光粼粼,非常的有意境。 不过今年的夏天,他们一家人却是没有这么悠闲的时光赏荷了。 因为,童朵儿要出嫁了。 两年之期已过,童知信和方翠微也准备好了给童朵儿的嫁妆,与董平的爹娘订好了日子。便是打算在五月二十二这天,将童朵儿送嫁。 送嫁的地方,自然是董平在杏林的董家,距离此地足足有一千里路。非常的遥远。 童知信和方翠微要做的准备工作非常之多。 清点嫁妆,董平送来的聘礼,还有之后童朵儿嫁到了董家之后,应当上下打点的东西。 虽然董平对他们说过,他们成亲是在董家本家,可是成亲之后,董平就会带着童朵儿回来这边住着。 他们董家有好几房的人,并不缺他们大房的人,更何况,董平并非长子。不用承担继承长房家业的重任。 这也是当初童知信和方翠微,在明知道杏林董家是大户人家之时,为什么还会答应董平提亲的缘故。 他早有打算,如此,童朵儿也能生活的轻松简单一些。 若非如此。方翠微才不会舍得自个儿性格单纯的童朵儿嫁到这些大户人家去。 不光是她不会,童枝儿、童珠儿,方翠微也是不会让的。 “吱呀……” 方翠微推开童枝儿的房门,发现她还在桌旁坐着。 “枝儿,天色也不早了,怎么还没睡?” “我还差最后一本账册就看完了。” 童枝儿抬头冲她笑了笑。 方翠微将甜汤和热茶轻轻地放在桌上,挨着童枝儿坐下。侧头打量着她。 两年的时光,童枝儿出落的越发的水灵了。 以前还有些圆润的,没有长开的小脸,下巴的线条变得尖细而流畅。不变的是她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以及白里透红的肌肤。 方翠微曾经感叹,说。“枝儿,你们几姐妹的皮肤怎么越来越好”。 当时的童枝儿说,那是因为她天天都有让大姐、珠儿,跟着她一起喝豆浆。童枝儿也让她喝,不过。她都嫁了人,皮肤如何都不用怎么在乎,反正童知信是不会嫌弃她的。 因此,童枝儿也没怎么再劝她,只是家里的三姐妹,还有来他们家做客的方如燕、周芸娘和童花儿也学着她的做法,天天早上弄豆浆喝。 说到周芸娘,就不得不提童知德一家了。 在周芸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的第二年,童知德便是在他家买了的五十亩田地旁边搭了一间砖瓦房。 庄稼人建屋子,自然是离自家的地越近越好,如此干农活也方便。 不过,童知德家与童知信家隔得也不远,方翠微站在门口眺望,便是能看见童知德家生柴做饭的青烟,两家人来往,走个一刻钟便是能到,十分的方便。 原先童知德家住的那间茅草屋,还有之前童招银和周芸娘用作新房的小木屋,如今都被童知信家当做了放杂物的房子。 童花儿是在周芸娘之前生的,她怀的是一对双生子,董平在她八个月大的时候才把出了脉,因为,其中一个孩子的脉搏非常的微弱。 这可把王土和王杨氏给吓住了,两人买了好多的补品给童花儿吃,又经常地将董平给请来,让他帮童花儿诊脉。 如此,等到童花儿生产的时候,才算顺利了。 生下来的两个孩子,是龙凤胎,头一个出来的是男孩,后一个是女孩。 虽说男孩先出来,可他的身子却是比后出来的meimei要弱上一些。 因为是双生子,两个孩子看起来平其他的孩子要小上一些。不过,除此之外,倒是一切健康。 为此,王土和王杨氏特别特别的感激董平。 童花儿生了双生子,王杨氏便让她做了双月子。直到两个月后,童花儿才准许下床抱孩子。 方翠微听说了这事,当时就是在想,以后给童枝儿和童珠儿找婆家,也得找如同王杨氏一般疼爱儿媳妇,把儿媳妇当宝的。R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