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七章 前程 (第1/2页)
十一月中旬,在槐香院守孝达两年零一个月后,五房一家终于启程离开了。 不过,却有个人却没跟着离开,她就是钟澄的大女儿妙如。 带着两个老mama,四个大丫鬟和一个小丫鬟留了来。槐香院西厢房的原班人马,一起搬进了趣园东侧的偏院。 对她最终选择留下来,跟自己多呆一年,谢氏表现出了少有的欣喜和宽慰。 安置好她们的房间后,钟二奶奶就过来视察了。 见妙如捧着两个牌位,不知要放置在那里是好,谢氏转头吩咐孙mama,把隔壁的耳房收拾出来,还安排人放了些香烛进去。 转眼间就到了腊月,趣园的梅花争相怒放。 闻到阵阵梅香,妙如恍惚起来,想起当初也是此时节,因为梅香的吸引,她第一次走进这座园子。一晃两年过去了,她跟这里的缘分还真是非浅。 也是从那天起,她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 因为启蒙,她跟爹爹亲近不少,也打破了父女间一直以来的坚冰。自祖母去世,在这世上,她又找到了个可以依靠的人。 随后,学画、上山认师、学医、结识族中姐妹、跑到趣园来玩,认识现在的老师谢氏,住进趣园来。跟着这位满腹才华的长辈,学习作为一名古代淑女必修的技艺。 学习还是次要的,主要让她看到过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当初祖母突然谢世带来的不安全感,随着她学的东西越多,慢慢在减少。 在家里,她的处境虽没多少改变。但在两年来结识的良师益友,让她摸清了该世道的基本生存法则。 当初的迷茫和厌世情绪,逐步在消退。 除夕那天,妙如跟着钟二奶奶,一起到思恩堂的西院,参加钟氏女眷们在那里的祭祖仪式。 一路走来,大家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她们一大一小。目光中先是惊诧,后来又转成了悟。 谢氏跟她小声嘀咕:“她们以为你被我收作女儿了!” 妙如尴尬地笑了笑,有些难为情,用别的事,岔开了话题。 这时走来一位年轻妇人,后面跟着一群媳妇和丫鬟,边走边谈笑风生。 来到谢氏跟前,行了一礼,叫了声:“二嫂!”转身又跟旁边的人说笑去了。 她衣饰华丽,举止浮夸,眉宇间尽是踌躇满志的得意。 这时旁边,又来了位看起来比谢氏大一轮的中年妇人,对谢氏颔了颔首,问道:“听说五房的杨氏,把她前任的女儿过继给你们三房了?” 对她恭敬地施了一礼,谢氏嘴角含着笑,望了一眼身后的妙如。 “回七婶婶的话,没这回事儿,妙姐儿跟在我身边就是学些东西。九叔临走前托付的。”谢氏温声地对她解释。 “我说嘛!即便是他婆娘有那意思,澄哥儿决计也干不出此事!”钟七太太对一边的妯娌和侄媳们说道。 “二嫂,你不是已经……”旁边刚才那位年轻妇人,嘴角蠕动了一下,低声对谢氏说道。 “六弟妹,什么时候我说过,要她过继进来了?我只说过帮九叔两口子照顾她的。”谢氏淡然一笑。 那妇人顿时脸色灰败下来,像只斗败的公鸡。 这年除夕夜,静思堂的气氛并不轻松。 刚回来,钟六奶奶就叫来她的心腹梅mama:“去!明天一大早,把马贤家的给找来,让她男人三天后往京城跑一趟!” “明天是大年初一,奶奶有什么急事,非得赶在这几天不可吗?”梅mama满腹狐疑地问道。 “搞砸了!原来二嫂并没过继那孩子的意思。咱们不能让五房的杨氏,知道了事情真相!要尽快地派人上京,找到她。在她得到准信之前,把杨阁老的推举信要到。不然我大哥又要等三年了。”六奶奶急得团团转,就怕事有变化的消息,飞快传到了杨氏耳朵里,让她赶不及。 “这可行吗?万一最后事没成,大舅爷就算讨到好处,杨氏以为是我们蒙骗于她,以她的心性,会不会报复回来,对大舅爷的前程反而不利?” “不会的,你没听见她们嘱咐什么吗?她害怕九叔知道私底下干的这事儿。咱们毕竟是九叔同族的兄嫂,她肯定不敢把此事给抖出来!再说她就是想报复,也得通杨阁老。一来一往,不清楚内幕的人,全都知道了,她该没那么傻!”六奶奶急切地解释道。 三天后,刚过完春节,淮安山阳县的大街小巷,到处还响着鞭炮声。钟家西侧的一个角门里,出来个全副武装,穿得像头熊的男人。只见他跨上高头大马,就往北边急驰而去。 而在他离开的前一天,西北角趣园的小铁门,在傍晚时分就被偷偷打开一条缝,闪出一个十五、六岁模样的丫鬟,往东大街的民乐坊找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