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婚前(下) (第2/2页)
就是十小姐不提这事,在她出阁之前自己也一定要做个选择,否则今后东窗事发,自己肯定是不会有好结果。然而现在她这般赤裸裸地正面问自己,倒让自己觉得无脸面对她。 十小姐早知道自己是太太的内应,却还是这般掏心掏肺的信任自己,看重自己。 她是在赌,赌自己最后的决定。 想到这里,春肜笑了,释然道:“我自然是要跟着小姐的。”声音不急不慢,带着点郑重的味道。 夕阳的光芒下,连瑶嘴角微翘,重新拿起身旁的小衣继续引针,低头轻道:“你要记得你说的话。” …… 十一月里,连府渐渐热闹了起来,往来的客人也络绎不绝。一是因为大嫂丁丹为家里添了个男丁,祖母、父亲与母亲都极其高兴。父亲更是亲自取名,将长孙名定为博鸿,寓意为博览群书、鸿运连连。 大嫂生产的那日,整个连府上下一片喜气,那一日在产房前,连瑶见到了大哥连青阳在众人面前露出了一个为数不多的真心笑容。这种喜得贵子的开心是由内心发出,比以往在生意场上取得的任何一个成功都极其让人兴奋。 后来一次去探见大嫂的时候,见到大姨娘莫氏也正在那儿,望着襁褓中的鸿哥儿笑得合不容嘴。 连瑶看着她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联想到了二哥连青亭,虽然没有实证,或许是心理的作用,却对她好感不起来,心中难免会有些疙瘩。 走的时候碰巧遇到了也正去道喜的四姐连玥,她近日气色倒是比以前红润了不少,人安分了不少。 或许是因为年近十九,婚事却还没有个着落,府里人虽还是一如往常敬她,却也难免有些闲言碎语传到她耳里。气焰定是远不如从前,也没有那个心思来对付自己。 再者上次她自自己这儿吃了个哑巴亏,收敛了不少。毕竟,母亲现在对她可谓是处处打压。 而府里忙里忙外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由于自己将近的亲事了。 乾梓侯府又派人送了礼金过府,连瑶知道这是习俗。送礼的规矩大约在婚娶前二十日或一两个月内进行,送礼最重要的是送礼金。 由于两年多前定聘时已拿上半礼,这时全部纳完俗称下半礼。其他的礼物列成礼单,夹在礼书之内。礼单上面必须有布帛、绸缎、纱罗之类,这些布料是为新婚缝制衣服的。连家也要回些礼物,缮好礼书交来人带回。 送礼之后,距婚期已经不是太远了。 第二天李mama让人将步家送来的绸缎衣料、钗环、戒指、耳坠、首饰等物送到连瑶屋子里。 李mama笑容满面,态度比以往在福月楼里的时候更为恭谨,一脸笑着道:“太太说让十小姐看看,喜欢哪块料子、哪匹绸缎就先做几套衣服,等今后去侯府摆柜的时候好带上。” 由于对当地的迎娶习俗不是很了解,前些时日连瑶便特地看了些关于娶亲礼仪的书籍。此时一听,心里当下就明白了这“摆柜”的规矩便是在迎亲前一天下午,女家婶、嫂、姐、妹等4至8人携带新娘的单衣、棉衣、床单、梳妆匣子、两双鞋等至男家,将所带物品放在箱柜内。 然后上锁带走钥匙,这种礼仪,民间叫“摆柜”,意在看看男家准备怎样,并为新娘送去衣物。男家必须得招待摆柜人,宴毕,付给摆柜钱,以表谢意。 连瑶笑着让李mama坐下来,又亲自给她倒了杯茶。一时李mama笑脸盈盈,在连瑶面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口中说着“使不得”等词,手却端起了连瑶倒的花茶喝了起来。 两个人说了一会儿话,李mama就道:“十小姐有福气,昨日步家送来那么多的彩礼,可是比当初娶二姑奶奶过门的时候多了不少,可见侯府多么重视小姐您了。” 李mama这次来是什么意思? 意在告知自己当初乾梓侯府嫡子娶二姐时的场面比不上如今步一群这个庶子娶继室吗? 连瑶抿嘴笑着听李mama接着说:“老太太取了不少当初霍家带过来的陪嫁给小姐您添箱了,大太太也又吩咐于管家去外面重新又采购了一批,这样小姐去了步家才不会受委屈。” 原来是来替大太太说这些话来了,告诉她就算嫁去乾梓侯府,将来也要依靠娘家才能站稳脚。 家中的各位长辈可真是上足了功夫,难不成她们对二姐那边真的不抱希望了? 平时不喜亲近自己的祖母是看在步家的面子上,才会将从娘家带来的陪嫁给她添箱,这一点自己倒是真没想到。 不过自己并不是临时抱佛脚就可以收服的人,这个时候仅凭几件添箱的东西,再想促进祖孙间的感情岂不是觉得有些太晚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