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花_第一百五十四章 出阁(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四章 出阁(下) (第2/2页)

中又是一紧。

    迎亲当日是有这个步骤,女方早前置嫁资于厅堂,让人观看,称“看嫁资”。器物披挂红色彩线,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数枚银元,也就是“压箱钱”。男方去女方搬嫁资,等揭示嫁资搬到男方,亦陈列于厅堂供人观看,这也叫“看嫁资”。

    左手紧紧攥着红色的裙摆,连瑶心神恍惚不宁。

    果然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有喜婆进屋子里来,笑着向连瑶请安道:“该落喜上轿了。”

    说着小丫鬟捧来红木漆盘,紫苏将盘子上的盖头取下来盖在连瑶头上。

    连瑶只觉得眼前一片的红,眼前被遮挡者不到外面的情形,心里顿时紧张起来。虽然两世为人,可出嫁这样的人生大事还是第一次办的。

    前堂的起嫁酒毕后,院中三声礼炮,众人引新郎新娘出屋。

    行至院中,礼拜后,女家给新郎披绿挂镜,示其前途光明。

    连瑶盖着盖头,看不清外面的情景,但连青阳把她背到轿子里坐定后,在轿帘未下之前,身子一动也不敢动。

    只因之前喜娘特别关照过自己臀部不可随便移动,寓平安稳当意。

    连瑶只能隐约看到自己座下放一只焚着炭火、香料的火熜,心知花轿的后轿杠上也定是搁系了一条席子,这样的风俗称袭自古人,称“轿内火熜,轿后席子”。

    轿子摇晃了一下,开始往前走。

    起轿时,连家放炮仗,并用茶叶、米粒撒轿顶。

    连青阳与连清晨随轿行送连瑶。

    望着在炮声中远去的迎亲队伍,八人大轿摇摇晃晃,将连瑶带去了另一个世界。

    丁羽倚在连家的垂花门旁,不知为何心里竟是有些失落,眼色迷离。

    身边的人行色匆匆,但并没有人在意到他。

    然而,垂花门后的抄手游廊深处,一袭碧桃色春意盎然百蝶褙子的连玥,脸上慢慢露出一抹讥笑。

    随着一声声的恭贺声的远去,连瑶知道自己离开了连家的内院,出了大门,出了街道……然后鞭炮声渐渐听不到,只余锣鼓声。

    这一刻,连瑶抓紧了手中的那个“平安果”,不禁潸然泪下,对于那个家,心中带着几分留恋,几分不舍。

    娶亲的归路,必须走另一条路,也叫不走回头路。抬花轿要绕至千岁坊或三法卿等处,以讨“千岁”、“三发”彩头。

    连青阳与连清晨送至中途即停,且包了点火熜灰回去,并从火种中点燃香或香烟,返家置于火缸,俗称“倒火熜灰”,亦称“接火种”。

    不知道摇摇晃晃地走了多久,她听到远远有人拉着嗓子喊着:“来了,来了……”

    随即而来的是震耳欲聋的炮竹声,把锣鼓的声音都盖住了。

    连瑶忙从衣袖里掏出手帕,轻轻将眼角的泪水擦干,然后捧了吉祥物正襟端坐。

    拜堂花轿进门,步家奏乐放炮仗迎轿。停轿后卸轿门,由一名五六岁盛妆幼女的“出轿小娘”迎连瑶出轿,用手微拉连瑶衣袖三下,始出轿。

    杂沓的人声,喧嚣的笑语,铺天盖地扑过来,让连瑶有点分不清楚东南西北的感觉。

    连瑶出轿门先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步红毡,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侧位置。

    是时,步一群佯躲别处,由捧花烛小儇请回,站左侧。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繁缛的拜堂仪式毕,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步一群执彩球绸带引连瑶进去洞房。

    连瑶的脚踏在麻袋上行走,心里默数着,一共五只。每走过一只,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

    后来连瑶方才知这是意谓“传宗接代”、“五代见面”。

    进到正房,步一群和连瑶在喜娘的叮嘱下按男左女右坐床沿,此称“坐床”。

    礼乐声渐渐远去,连瑶耳边只有低低地说话声音和阵阵笑声,偶尔还夹杂着环簪摇曳之声。

    喜娘上前将系着红绣球的如意称递给步一群笑道:“三少爷,快挑了盖头,让大伙瞧瞧新娘子!”

    周围女子的附和声立马响起。

    连瑶正努力分辨那些声音,秤杆微叩了一下自己头部,头上的盖头就无声地落下来。

    眼前忽然一亮,盖头已经被挑开了。抬起头应向坐在自己身旁的步一群,他正一脸带着淡淡的笑容看着自己。正红色的长袍拢着那身躯,隐约的勾勒着颀长的线条,在烛光下若隐若现中恍惚着,看不清,道不明,眼前仿佛是山谷中升腾的朝雾,有形无质。

    心在这一刻慢了半拍,不禁又立马望向别处。

    雪亮般的灯火让连瑶眼角一眯,只感觉到满屋子人山人海,珠环玉翠,蔡琇辉煌。

    “新娘子长得可真漂亮……”

    “看看,长得可真是水灵,一眼就知道是个有福气的……”

    “郎才女貌,当真天作之合……”

    赞美声如潮水般涌来,射向连瑶的目光充满了祝福、好奇、打量、羡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