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 猛虎岭_第一百二十九章 阅览室 (第2/2页)
木可以定植一千多亩杜仲林。” 陈宏富满意的点头道:“那很不错了啊。” 一千多亩杜仲保护林,国家每年可以每亩补贴一百元左右,这就是一年十几万的收入,当然,这十几万要用来请工人,要买化肥、农药什么的,可是这也就增加了就业,搞活了经济,过十来年之后,当地村民也就可以开始受益了。 罗平接着说道:“今年年底,我们将继续收集杜仲种子,进行育苗,以后我们造的杜仲林会越来越多的,而且在杜仲林里还可以栽培一些喜阴的草本中药材,这也是一笔收入。” 罗平指着旁边一大片已经被开荒的山坡地道:“就是这片地,今年我们已经把采集到的一些草本中药材的种子下了种,明年就将在这块地上对杜仲苗木进行定植。” 陈宏富高兴的道:“那太好了,野猪沟村以后就有三个主要的产业了,野猪沟致富在望啊。” 陈宏富说的三个主要产业当然就是特种养殖、竹编还有中药材的种植了,按现在的情况看,这三个产业的发展势头都相当不错,见效也算快的,野猪沟村脱贫致富确实是在望了。 方有财笑道:“陈书记,苏主任,这都是托你们的福啊,不是你们帮忙,我们野猪沟哪年哪月才能脱贫致富哦!” 陈宏富道:“有财,忠福,过两天可能县里的领导要来野猪沟的,你们好好准备一下,要想好对领导们说些什么。” 方有财问道:“真的有领导要来啊?” 陈宏富点头道:“当然是真的了,未必我还骗你?” 赵忠福道:“领导来了也没事,有几位教授在这里,咱们的工作都做得扎实着呢,保证领导看了开心。” 陈宏富笑道:“那就好,今天反正我看了养殖场和苗木基地,还是挺满意的。” 方有财道:“陈书记,我还有一个想法,要是领导来了肯定看了会高兴的。” 陈宏富大感兴趣:“什么想法?你说说看?” 方有财道:“说起来这个想法还是苏主任提出来的,他原来说过,等野猪沟的经济发展起来了,精神文明建设也得跟上,他建议我们办个阅览室,我们几个村干部商量了一下,想按他说的办一个阅览室。” 陈宏富眼前一亮道:“这个想法不错啊,进行到哪一步了?” 方有财道:“我们打算以后专门在村委会旁边再盖一间大屋子做阅览室,不过现在我们已经买了一些书回来放到了会议室,把会议室作为临时阅览室,等以后新屋盖好了,再把书都搬到新屋去。” 陈宏富高兴的道:“这个想法太好了,你们能够有这种想法,真是让我太意外了。” 赵忠福笑道:“这也是苏主任还有几位教授启发了我们,我们以前难道不勤劳?以前我们一样勤扒苦做,可是为什么就是不能脱贫致富呢?为什么苏主任一个点子,几位教授一指点,就让我们脱贫致富了呢?说到底,还是知识的力量啊!” 方有财感慨万千:“我们这一辈都没什么文化,所以受了一辈子穷,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下一辈再受穷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让他们多看点书,多学一点文化,多一点见识,让他们以后能够过上好日子。” 陈宏富兴奋的道:“走,我去看看你们买了些什么书。” 几人一起去了村委会,果然,会议室的门开着,刚才陈宏富和苏星晖来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原来里面有几个人在看书呢,小孩子和成年人都有。 靠墙的地方,摆着一排书架,很别致的是,这些书架都是用竹子编的,这倒是就地取材,也可以节省钱了。 这些书架大部分还是空的,只有两三个书架上有书,苏星晖走到一个书架前面,从上面拿下一本书,是关于饲养技术方面的书,他又拿了一本,是种植技术的书,看来这个书架上都是关于农业技术方面的书。 另一个书架上,摆的都是一些报刊杂志,看起来都是今年新订的,《青年文摘》、《月刊》、《十月》、《收获》什么的都有。 还有一个书架上是一些杂书,、名人传记、历史、地理、文化方面的书都有,有一些还是旧书。 苏星晖不由得问道:“方支书,这些旧书哪来的?” 方有财道:“还不是夏竹他们这些读过中学的人把自己的书拿来了,说是让大家都能看到这些书,我寻思着,管他新书旧书,看了总是好的。” 看清爽的就到 【本章节首发.爱.有.声.小说网,请记住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