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商人在古代_第四十三章 才能质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才能质疑 (第1/2页)

    “这是怎么了?”欧阳洵自诩点评的没错啊,结果身旁的侍从赶紧与老先生耳语了一番,老先生恍然大悟,哈哈大笑了起来。

    “老夫糊涂啊,原来你才是余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你所作!”欧阳洵向余庆鞠了一躬,“请饶恕我老眼昏花的罪过吧……”

    这一幕让众人忍俊不禁,可又让人更是尊敬起这个最有名的大儒欧阳洵来,如此盛名之下,还向一个后辈赔礼道歉。

    “欧阳先生切莫折煞晚辈,都怪晚辈学问低,入不了您的法眼!”余庆赶紧将欧阳洵扶起,自嘲了一句。

    这场尴尬被二人的谦恭和善意化解,众人都畅快的笑了起来,只是那马儒又羞又愤,原来并非自己的入了九重楼,加上被欧阳洵阴差阳错的夸奖了一番,反而让他无地自容,此刻寻了个机会,悄悄的溜进探云楼中,再也不敢多待下去。

    “欧阳先生,可否为我等详细点评一下余庆的?”有人提议道,顿时引来一番附和。

    “好,既然诸位要求,那老夫便品评一番!”文人的规矩是不能够让作者自己点评的,所以欧阳洵也并未过多推辞,再次赞许了余庆一眼,向众人娓娓道来。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云江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把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读到这十个字时,身临其境,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欧阳洵更为专业的将余庆的诗点评一番,更是让在场的文人叹服不已,纷纷赞誉,也只有欧阳洵这样的大儒才能完全理解透这诗的意境。

    “余小友,我没说错吧?”欧阳洵微微笑了一下。

    “欧阳老先生鞭辟入里,末学佩服!”余庆只会背诗,不懂什么鉴赏,听了欧阳洵的一席点评,深刻理解了许多。

    “这是探云楼的腰牌和一百两黄金,今后凭借腰牌可以任意出入探云楼!”欧阳洵将一个托盘交给余庆,里面有几锭黄金和一个古朴的木质腰牌,余庆双手恭敬的接了过来。

    “谢过欧阳先生!”余庆有了这腰牌,就能成为特例参加闹春文会,不用在外面干等着了。

    “不用谢我,反倒要为探云楼谢你,有这一首诗,探云楼当登临四国之魁!”欧阳洵有些兴奋,随后说道,“老夫还要主持这闹春文会,先行告辞了。”

    众人纷纷拱手向欧阳洵施礼恭送,随后热切的看着余庆手中的腰牌,当今云国拥有探云楼腰牌的人绝不超过五十,不仅仅可以随意出入探云楼,更是顶尖文人的一种认证象征,余庆凭借一首,还未登楼,就已经获得了这探云腰牌,以后必定封侯拜相,前途一片光明!

    余庆看着众人热切的目光,就好像一群没见过女人的光棍,后背一阵哆嗦,赶紧领着袍子和韩敏俊走入了探云楼。

    每个有资格进入探云楼的人,随身侍从不超过两人,余庆带上袍子和韩敏俊便没有了多余的位置,其余有心的人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等着后面有请帖的人。

    在侍从的带领下,进入探云楼,余庆的视野豁然开朗,此楼中空,可以一直看到楼顶,除了底层,每一层都是环形,此刻已有不少人落座,余庆随便寻了一处地方落座,立刻就有侍从看茶。

    余庆嘬着茶水,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文人活动还是有些小激动,想着若能让新华书社的名号在这种场合打响,那不亚于投了几个亿的广告费用,这一趟来得真是值得。

    另外,若能把这些文人什么的签个独家合约,那新华书社的出版内容就再也不愁了。

    环视了一圈,余庆对满墙裱糊的诗词不感兴趣,而除了一脸低迷的王胖子和马儒,余庆再也不认得其他人,韩敏俊也不认识这些文人中的精英,兴奋劲儿过去,便跟袍子一起吃着桌上的茶点。

    这时候,隔壁桌一青衫男子向余庆问候道:“在下苏城孔成化,不知兄台贵姓。”

    “哦,孔兄的大名如雷贯耳,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更胜闻名,在下云麓县余庆。”余庆哪知道这孔成化是谁,只是生意做久了,习惯性的客套话而已。

    孔成化想了想,并不识得这余庆,毕竟四大奇书出世不久,便索然无味了起来,不再搭理余庆。

    “哼,拽什么拽,等我新华书社签约了你,再把你雪藏!”余庆看不惯这些趋炎附势的文人,名望高的就跪舔,名望低的就鄙夷,心底里记住了这个孔成化。

    落座的人越来越多,楼上楼下共有九层,座无虚席,欧阳洵老先生在侍从的搀扶下走上了前方的台子。

    “诸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