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商人在古代_第四十八章 文会魁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文会魁首 (第1/2页)

    “……”刘玉被余庆的一句话镇住,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在场诸多文人也傻在当场,余庆竟敢说云帝不能做到的事情,他可以!

    欧阳洵也十分诧异余庆会说出这样的话,但知道这个新收的弟子充满了神秘,绝不会信口开河。

    “余庆,我欣赏你有些文采,但若不知天高地厚,那就是狂妄!”刘玉有些讥讽的笑道,“不说全部,就说今日来探云楼的所有文人,少说也有三五千个,每个月每人五两银子,那就是每个月几万两白银的支出,你有那个能力吗?”

    “若论钱财,在下可比不过你云国太子,不过让天下读书人温饱,尚有余力!”余庆针尖对麦芒,毫不退缩。

    “狂妄,我蜀国举国之力尚且如此,你又凭什么说大话?”刘玉摇了摇头,绝不信任余庆所说。

    在场文人也疑惑起来,问道:“余兄,倘若真能有办法让我等贫寒文人温饱,就算没有五两银子,打死我都不去蜀国!”

    “对,还请余兄赐教!”

    ……

    一部分人叫起来,若能留在云国也能活得很好,谁愿意背井离乡,还背上不仁不义之名。

    “在下是一家书行的老板,书行就是发行四大奇书的新华书社,或许有人耳闻。”余庆将自己的书社娓娓道来,“目前已有分店三十三家,不日将会开遍整个云国。”

    “那又如何?就算你一家书社日进斗金,又如何能让所有云国读书人温饱?”刘玉叹道,“就算你把所有钱财拿来帮助文人,也远远不够。”

    “我辈读书人,读书是为了什么?”余庆没有理会刘玉,而是看向在场的所有文人。

    “就是为了蜀国每个月的五两银子吗?”余庆的目光扫视全场,不少人都低下了头,余庆继续说道,“我们的知识,就是无穷的财富,我们要用才学,经世济国,让我们的国家富强,让我们的民族昌盛,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为我们现在的努力而骄傲!”

    “诚然,有不少读书人吃不上饭,读不起书,条件艰苦,但那并不是我们放弃我们国家的理由!”余庆不由得想起地球那些想要出国的学生,造成了极大的人才流失,痛心疾首道,“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诚然现在国家并不富裕,但只要我们努力,国家就会蒸蒸日上,就能让明天变得更加美好!”

    文人中不乏有热血之辈,纷纷叫到:“我辈读书人,自当报效国家!”

    “说的那么多,能当饭吃吗?每个月能有五两银子吗?”刘玉冷冷的泼了众人一瓢冷水。

    “为了让云国文人自力更生,我新华书社愿意收售大家的文章、诗词,由新华书社负责印刷发行,所得收益,五五分。”余庆终于将此行的目的说出,而且还是站在大义面前,“到时候,不仅仅是每月五两银子,就说是百两银子,又有何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余庆高声呼喊道,“我云国文人,岂能为蜀国五两银子折腰?”

    听闻余庆的话,许多贫寒的文人眼中光芒闪烁,新华书社免费帮忙印刷发行书籍,还能获得一半的收益,这不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如前面所说,这个时代的文人大多要自费出书,这种赚钱又扬名的事情,头一次听闻。

    “舞文弄墨又能赚多少钱?读书人应当高居庙堂,主政一方!”刘玉此刻回过味来,心道不妙,脸色沉得滴出水来。

    “我所作的四大奇书,想必不少人看过,到目前为止,赚了一万两白银!”余庆笑道,“当名声足够大的时候,入朝为官又有何难?”

    “嘶……一万两!”在场的读书人大多瞧不起那些经商的,总觉得那些贩夫走卒都是旁门左道,能赚多少钱,没想到余庆通过四大奇书赚了一万两白银,够一家人吃几辈子了!在场不少文人都自诩文采不差,专研学问之余也能出几本书,到时候不也有成千上万的白银进入口袋吗?再者说,蜀国本地的文人难道不当官,云国的文人到了蜀地,肯定会受排挤,不如就在云国写写书,数数钱,然后接个圣旨做个大官,不比背井离乡去蜀国好太多吗?

    众人心中有了计较,纷纷向余庆施礼:“多谢余兄解决我等文人燃眉之急,若再生父母,今后唯余兄马首是瞻!”

    “余庆真乃民族英雄,挽救我云国一场灾难!”

    “不知如何才能与新华书社合作?”

    不少文人直接问了起来,这个时候作为第一个签约的孔成化得意的拿出自己的合同,向着诸位文人炫耀道:“我已经是新华书社的签约文人了……”

    余庆把所带的契约全部分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