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 武馆请人 (第1/2页)
经过了这一场闹剧,华夏钱庄的名气更大,余庆和高县令一起剪了彩,放了鞭炮,就算是正式开业了。 因为前期推广到位,人们蜂涌进华夏钱庄,里面的装潢宛如宫殿,金碧辉煌。左面是金银制品区,金光闪闪,让人睁不开眼,许多看热闹的人从未见过这么多金子,当即就挪不开腿,隔着护栏口水狂流。 而右边则是一个个柜台,负责资金的存入取出,里面的柜员保持着职业性的微笑,虽然围观者多,但始终没有人愿意去储蓄,其实在场的人或多或少都还有些害怕,不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余庆不着急,总会有人第一个站出来。 这个时候,从人群中有一个老太太哆哆嗦嗦的走到了柜台,柜员是周三福,当即兴奋的站起身来说道:“欢迎光临,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啊?”老太太吓了一跳,这些店老板态度怎么这么亲切,当即有些不知所措。 “大娘,您不用紧张,先喝杯水吧……”周三福的态度十分温和,都是按照余庆的要求进行过培训的。 当即有小伙计为大娘送上一杯茶水,大娘受宠若惊的接了过来,喝了一口后没有那么紧张了,大娘对周三福说道:“小伙子,是不是把钱放在你们这儿,每年能涨两厘?” “是的大娘。”周三福热情的介绍道,“比如您存一千文,一年之后能取出来一千零二十文。” 周三福用更加通俗易懂的举例说明,不仅让老太太明白了,围观者也更了解。 有人问到:“那要是我存一百两银子,一年过后就能取一百零二两银子?” 周三福回答道:“是这样的。” 又有人问到:“倘若我中间急需用钱,可以提前取出吗?” 周三福继续回答:“若不满储存期限,就只能取回本金。” 这个年代家家户户都把金银小心的储藏在家中,一个不好还便宜了小贼,存放在华夏钱庄不仅安全,还能增加价值,就算有人急需用钱,也可以分文不少的取出,这样的条件的确吸引人。 不少围观者心动起来,大娘此刻也咬了咬牙做了决定,便从衣兜里面摸出一个小布包,一层一层的打开,是一两碎银子。 “小伙子,大娘只有一两银子,可以存吗?”大娘有些不好意思。 “只要超过十文,就能存入华夏钱庄。”周三福恭敬的接过一两银子,称重后入库,现在一两银子的官方汇率是一千文,到明年的今天取出可以获得二十文利息。 周三福当即开出一张存票,有华夏钱庄的印章和周三福的个人印鉴,上面注明了一两银子,周三福让大娘好生保存。 “到明年四月就可以来取了?”大娘也没想到会这么简单。 “是的,一定要拿好这张存票,到时候凭票取钱,认票不认人的哦!”周三福跟大娘说了一些注意事项。 大娘十分兴奋,这张存票质地十分好,便于保存,今后只要贴身放在身上,就不怕村里的小毛贼偷走了,便告谢离去。 其实这个存票就是以后余庆推行银票的前身,现在银票还无法推行,便用存票吸纳资金,等华夏钱庄的影响力和实力更充足的时候,再发行银票,完全替代现有的金银流通,那就可以代替云国官方,掌管一国的金融。 因为有了大娘试水,加上前期宣传到位,以及余庆本身的名人效应,围观群众再也忍不住,冲上几个柜台,争先恐后的办理存款。 虽然金额都不大,但只要开了这个头,今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存款。 华夏钱庄步入了正规,周氏五兄弟摸着金银脸上都笑开了花,余庆便谢过了各位来宾,转身离去。 今天,不仅仅是华夏钱庄开业的日子,也是天下第一武馆开张的日子。 余庆哼着小曲,街上到处都在谈论着华夏钱庄的事情,传播越来越广,当然,也有几个人说王老板金店被人砸了。 既然顺路,余庆便想去看个热闹。 只见王老板早已不复之前的潇洒,和他婆娘瘫在地上抱头痛哭,占了三间铺面的大金店被人砸得稀巴烂,可令人们啧啧称奇的是一件金银珠宝都被有没抢夺。 几个衙役不耐烦的查案:“东西有没有丢啊?” 王老板倒是不敢谎报,擦了一把鼻涕和眼泪:“东西倒是都在,可我这么好的铺面被人砸了,一定要将那批恶徒绳之以法!” “那你知道砸店的是谁吗?”衙役问道。 “天晓得,一群蒙面大汉冲进金店,见东西就砸,然后就一窝蜂的跑了,鬼知道是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