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谁能扒皮 (第1/2页)
自从女帝给余庆一个监察使的身份后,华夏帝国,成千上万的官员都在关注着余庆的动向,特别是那些心里有鬼的官员,不惜花费巨额代价,研究余庆的路线,同时约束手下,不要撞了余庆的枪口。 但让无数官员瞠目结舌的是,余庆带着人马,刚出了云麓城门,就消失了身影,地方官员得到确切情报,监察使队伍中没有余庆,不知去向,这可令他们大跌眼镜,同时内心恍惚。 若是大张旗鼓的去监察百官,怎么可能监察得出来,所以余庆化整为零,脱离检查队伍,单枪匹马的杀向各地,游走民间,听听百姓的看法。 至于说,余庆为何不动用帝国谍报的力量,谍报系统的确厉害,无孔不入,但谍报系统有针对性,那便是针对敌人,而且包打听最近动用全力调查云国假币案件,也没有多余的人力来调查百官。 余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准备抓几个典型,杀一批,再震慑一批,得到经验后,再让华夏帝国成立监察院,定期派监察使巡游各地,监察百官。 余庆穿着一身行走江湖的长衫,腰挎宝刀,仿佛少年刀客,英姿勃发!余庆没有从华夏帝国的南边开始监察,而是直接来到了华夏西北俞州,这里云、蜀、华夏三国交际,风起云涌。 俞州城,原先是云国西部大城,纳入了华夏版图后,为了地方稳定,并没有换掉孙白眉的州牧之位,继续由他统领俞州政事。这样虽有弊端,但可以让华夏帝国表面稳定。 余庆手中有绝密情报,这个孙白眉表面投靠了华夏帝国,背地里却和云国搞着暧昧。余庆不可能把华夏帝国所有州县跑遍,他有几个名单,其中,俞州州牧孙白眉是他本次重点监察的对象之一。 俞州处于干旱区域,虽然没有下雪,但空气干冷肃杀,让余庆不得不用些内力取暖,来到城门处,百姓们络绎不绝的进入俞州城。 城门守卫站立两旁,英武非凡,有个六七十岁的大娘,背着一筐木炭,颤颤巍巍的走在路上,到得城门处,从荷包里掏出一团手绢,一层一层的打开,里面是黑中带黄的十几枚铜钱。 余庆看到这一幕,脚步慢下,有些奇怪。 只见那个大娘拿出五枚铜钱,数了又数,交给一个站岗的守卫。 “大娘,你这是做什么?”守卫讶异,连忙拒绝。 大娘抬起头来,双眼迷惑道:“难道入城费又长了?哎,这是要吃人啊!”大娘又哆哆嗦嗦的拿出三枚铜钱,看向守卫,说道:“我就只有八文钱,行行好,放我进去吧!” 守卫眼神有些惶恐,看了看四周,说道:“大娘,俞州城早已不收入城费了,您可以随便进入的!” “早已不收入城费了?”大娘有些茫然,随即狐疑道,“可我昨天来的时候还收了我五文钱啊。” 守卫有些不耐烦,但强自忍耐道:“反正现在不收了,你要进就进,不进就回去,别打扰我执行公务!” “哎,好,好!”大娘有些开心,省了入城费,颤颤巍巍的将铜钱包入手绢,仔细塞入荷包,一步步走向城内。 余庆眉头微微一皱,这个时代,不少城池都有收取入城费的陋习,但纳入华夏帝国的版图后,所有州县,一律取消了入城费。 看似减少了眼前利益,但这才是城市发展的长久之道。余庆没想到,这个俞州还在收取入城费,只是今天才不收取了,或者,是因为余庆监察百官,才让州牧孙白眉收敛了? 余庆冷笑一声,径直入城,跟上那个背着木炭的大娘。 “大娘,要不我帮你一把?”余庆上前问道。 大娘看向余庆,笑了笑:“好心的小伙子,这些木炭轻得狠咧,不用帮忙,你忙你的去吧。” “没事大娘,我帮你背!”余庆将大娘的背篓摘下,背在背上,继续说道,“大娘,您是来俞州城卖木炭的吗,好不好卖?”余庆和大娘攀上了话。 “小伙子,那就谢谢了!”虽然一背篓的木炭只有一二十斤,但大娘还是有些体力不支,余庆帮了他大忙,连忙道谢,随后又叹息一声说道,“我在东市卖炭,木炭倒是好卖,不过价格低得可怜啊,有时候只能抵个入城费。” 现在还未入春,天气严寒,木炭正是最有价值的时候,为什么会低成这样? 余庆问道:“大娘,就算之前入城费收取五文,这一背篓的木炭好歹也能卖个三十几文,怎么会只能抵个入城费?” “小伙子啊,你是外地的吧?”大娘的双眼有些雾蒙蒙的,“先不说那个入城费,逢年过节的是要翻倍的,就说运气不好,碰到官府采购木炭,不管多少,一文钱一斤!” 一文一斤?余庆心头怒火腾腾,之前三令五申,官府不得侵害百姓的财物,这俞州倒好,一文一斤,这跟白拿有什么区别?强自忍耐怒火,余庆问道:“大娘,你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