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5章 贪官酷吏 (第2/2页)
一文买炭,到底怎么回事?”余庆喝问。 赵知府一愣,原来追究的是一文买炭的事情,这多大点事啊,便破涕为笑,站起身来。 余庆说道:“谁让你站起来的,给我跪下!” 赵知府扑通一声,又跪了下去,虽然天气冷冽,但他的额头满是汗水,赵知府想了想说辞,又看了看那个卖炭的大娘,回答余庆道:“监察大人,您有所不知,这些jianian商小贩趁火打劫,你说那炭火,夏日的时候就是一文一斤,冬日的时候就涨成了三文一斤,我们官府要坚决抵制这等投机倒把的行为!” 赵知府说得那是一个冠冕堂皇,义愤填膺,余庆怒极反笑:“好有道理,听闻赵知府小时候家穷,每三天只吃一个馒头,现在长大了,每三天吃一个馒头想必也饿不死你,本官罚你,三日一个馒头,什么时候知道错了,什么时候我们再接着聊!” 三天一个馒头?这怎么行,不得活活饿死过去啊!赵知府涕泗横流道:“我的监察大人,小时候家穷,加上我又是个小孩,三天一个馒头勉强饿不死,可现在我长大了,是个成年人,一顿一个馒头都吃不饱啊!” “夏季炎热,树木繁盛,木炭易得;冬季严寒,草木凋零,木炭难得!”余庆将大娘的手拿出来,给赵知府说道,“你看看,为了烧制这点木炭,上山砍柴,被寒风都冻裂了,难道三文一斤不应该?” 赵知府用夏季的价格想买冬季的木炭,冠冕堂皇,说什么抵制投机倒把,那好,余庆便命令赵知府按照小时候的饭量,三日一个馒头,看不把他饿死过去! 赵知府被余庆堵得哑口无言,只好说道:“监察大人,下官知错了!” “好!”周围的百姓贩夫听到赵知府认错,心头畅快,纷纷叫好!他们也早已回过神来,那个卖炭的小伙子竟然就是民间传闻的监察使大人,定要把这些贪官污吏狠狠惩治一番! 赵知府听闻周边百姓叫好,恶狠狠的看了过去,吓得围观群众脸色一白,纷纷闭口。 余庆一耳光就扇在了赵知府脸上,他本就臃肿的脸颊再次胖了一圈,赵知府欺软怕硬,伏在地上不敢说话。 余庆斥道:“怎么的,自己做的事情不得民心,还不准老百姓说?混账东西!” “监察大人说得对,下官知错!”赵知府连声说道。 余庆看向周围群众,说道:“来,这个赵知府平日里做了什么坏事,大家都来说说,指着赵知府的鼻子痛骂也可以!” 众人心头害怕,现在虽有监察使坐镇,赵知府焉了吧唧,但若监察使走了,赵知府还不得一个个算账过来? 群众眼中流露出害怕又愤怒的神色,余庆知道他们在忌惮什么,当即说道:“欢迎大家检举揭发赵德柱的罪行,本官必将依法处置,若是罪大恶极,本官决不饶恕!” 余庆话虽如此,但百姓们普遍不信任朝廷,就算余庆惩治了赵知府,但也不会斩杀知府吧?难保余庆走了赵知府不会翻身报复,他们才不敢去指责赵德柱。 赵德柱虽然低着头,但嘴角挂着一丝笑意,这些年来,早就把这些百姓收拾得服服帖帖,谁敢说他? 可就在此时,一个颤颤巍巍的声音说道:“监察大人,我可以骂知府吗?”这个声音,正是卖炭火的大娘,她没能想到帮自己卖木炭的青年竟然是个大官,虽然不懂监察使是何等级别,但比赵德柱大就行。 “大娘,你想骂就骂,官府做得不好的地方,只有老百姓骂才能做得越好!”余庆向大娘笑了笑。 大娘得到余庆许可,将憋了多少年的怨气发xiele出来,指着赵德柱说道:“老太婆活了这么多年,从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知府,以前是抢,华夏新规定颁发后,你就用一文钱来买炭火,怎么这么无耻呢?” “不仅仅是炭火,就算卖点蔬菜,你们当官的也恨不得剜掉一块肥油,还有那个入城费,收得也忒黑忒贵了吧……” 大娘越说越气,情绪激动了起来,把鞋脱下一帮子抽在了赵德柱的脸上,啪的一声脆响,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大娘也是吓了一跳,不好意思的看向余庆:“监察大人,不好意思,没控制住……” “无妨,不打死就行了。”余庆笑了笑,老百姓的怒火必须要发泄,积压太久,恐怕会酿下大祸。 周围百姓见可以打知府,再也没有顾忌,纷纷怒斥着赵德柱的罪行,时不时的丢个臭鸡蛋烂菜叶子的砸了过去,群情激奋,有些作威作福的衙役更是被群众们围得水泄不通,平日里他们嚣张跋扈,现在有监察使大人坐镇,百姓们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其他街道的百姓听闻监察使大人在东市组织打贪官酷吏活动,更是疯狂的冲了过来,压抑太久,不发泄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